大跃进后人口损失的若干问题

李若建


[新观察]·文库版·大饥荒档案 www.chinafamine.net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

            提 要
本文澄清了有关大跃进以后困难时期人口损失的几个概念,并且对该
时期的人口损失作了初步估计,根据高死亡率地区的特点,对国外学
者的一些论点提出商榷,研究了人口负增长地区的空间布局,指出困
难时期人口损失与大跃进的破坏和自然条件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 李若建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教授。
研究中国当代人口史无法回避对大跃进以后困难时期的人口研究。虽然早 在1985年,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先生就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以来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研究,包括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研究(李成 瑞,1997),但是国内关于这一时期的研究依然很少。由于对这一时期的 研究有限,加上统计数据的可靠性有问题,因此使一些人口问题带有扑朔迷离 的色彩。本文旨在对若干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1.损失人口估计 对于当时的死亡人口有不同的估计,而且主要是国外学者作的估计。早期 有人估计在1958~1961年间有1650万人过量死亡,有人估计在1 960~1961年间共死亡2300万,也有人估计1960年的死亡人数 在1100万~3000万。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人口资料的增加,对5 0年代末60年代初死亡人口的估计又有所变化。一种估计是在1958~1 963年有2900万婴儿没有出生,2700万人过量死亡,有人估计因饥 荒死亡人口为800万(L. R. 布朗, L. R. Brown,1985),甚至有估计 1960年的死亡人口高达4090万(彭尼.凯恩Benny Kane,1993)。 目前国内对大跃进后困难时期的死亡人口作的研究不多,有估计这一时期非正 常死亡人口高达4319万人(程敏,1993)。 对于众多的估计,首先要搞清楚几个基本概念:(1)全部死亡人口;(2) 因饥荒而死亡的人口;(3)因饥荒而损失的人口。全部死亡人口就是在这一时 期死亡的人口,包括正常和因饥荒而死亡的人口。因饥荒而死亡的人口是死于 饥荒和饥荒引起的疾病的人口。因饥荒而损失的人口,包括因饥荒而死亡的人 口、因饥荒而没有出生的人口和因饥荒而外流的人口。 按照中国政府公布的中国人口死亡率计算,1957~1963年中国死 亡人口为6424万。根据班尼斯特(J. Banister)估计数计算结果为101 86万人,后者比前者多58.6%。政府公布数是根据各级统计部门的户籍 登记,班尼斯特是根据全国1‰抽样调查的估计,两者都有一定的依据,也有 误差,因此实际情况可能介于两者之间。 对于因饥荒而死亡人口的估算,最简单的办法是以1957年的人口死亡 率为标准,凡高于此标准的死亡率均归为饥荒的作用。用此方法计算的195 8~1961年饥荒死亡人口分别是:用政府公布数计算结果为1530万, 占同期死亡人口的34.9%;用班尼斯特估计数计算的结果是2470万, 占同期死亡人口的34.4%(见表1)。用这种方法估计因饥荒死亡人口, 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没有考虑年龄结构。在饥荒发生初期,老弱病残比较 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对人口的年龄结构产生影响。在有大量人口死亡的饥荒时 期,饥荒初期与后期的人口年龄结构有相当的差别,因此对死亡率的高低有影 响。第二,没有考虑地区差别。中国各地的情况相差很远,例如在1957年 云南的人口死亡率高达16.3‰,这个水平高于1958、1959和19 61年的全国平均水平。用统一的标准估计中国全国的情况,必然存在较大误 差。 表1 饥荒死亡人口估计 -------------------------------------------------------------------       用政府公布数          用班尼斯特估计数 年份 死亡率 超高死亡率 饥荒死亡人口 死亡率 超高死亡率 饥荒死亡人口    (‰) (‰)  (万人)   (‰) (‰)   (万人) ------------------------------------------------------------------- 1957 10.8   -     -     18.1   -      - 1958 12.1  1.2     78     20.7   2.6     168 1959 14.6  3.8    253     22.1   4.0     262 1960 25.4  14.6    974     44.6  26.5     1724 1961 14.2  3.4    225     23.0   4.9     316 ------------------------------------------------------------------- 注:饥荒死亡人口根据超高死亡率和年中人口数计算。 资料来源:(1)《中国统计年鉴(1991)》,中国统计出版社。 (2)J. Banister: "Analysis of recent data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Vol.10, No.2, 1984 因饥荒而损失的人口可以分为三部分:(1) 因饥荒而死亡的人口。(2) 因饥荒而没有出生的人口。(3)人口外流,这里指的是流出国外。这一部分 人数相对来说不多。比较难估计的是因饥荒而没有出生的人口,因为在困难时 期过后有一个补偿性生育高峰。一些家庭在困难时期放弃生育,过了困难时期 就多生孩子;一些人在困难时期没有结婚,过了困难时期马上结婚生孩子,造 成一个生育高峰。这里用类似估计因饥荒而死亡人口的方法来估计因饥荒而少 生的人口,不同的是考虑了补偿生育问题。在1958~1963年间,用政 府公布数估计少生2017万人,用班尼斯特估计数计算少生3458万人( 见表2)。这种估计可能夸大一些,因为补偿生育可能延续到1964年,甚 至是1965年。如果把补偿生育期延长到1965年,那么在1958~1 965年间,因饥荒而减少生育人口会少些。 表2 因饥荒而减少生育人口估计 -------------------------------------------------------------------       用政府公布数          用班尼斯特估计数 年份 出生率 出生率增减 出生人口增减 出生率 出生率增减 出生人口增减    (‰) (‰)  (万人)   (‰)  (‰)   (万人) ------------------------------------------------------------------- 1957 34.0   -    -     43.3    -     - 1958 29.2  -4.8   -314     37.8   -5.5    -356 1959 24.8  -9.2   -613     28.5   -14.8    -968 1960 20.9  -13.1   -874     26.8   -16.5    -1074 1961 18.0  -16.0   -1057     22.4   -20.9    -1348 1962 37.0   3.0    200     41.0   -2.3    -150 1963 43.4   9.4    641     49.8    6.5     438 ------------------------------------------------------------------- 注: (1)出生率增减指与1957年相比出生率变动的千分点。 (2)出生人口增减指与按1957年出生率计算的出生人口数比较多    或少生人口。 资料来源:同表1。   前面已经估计了因饥荒而死亡的人口在1530万~2470万人之间。 估计在困难时期以合法或非法方式出国的有几十万人。加上在困难时期减少出 生的人口2017万~3458万,可以推算在困难时期中国损失的人口在3 000万以上。 2.高死亡率的地区分布特征   困难时期死亡的人数超过平常两三倍,大部分死亡是因为食品不足导致患 病而死,1960年有5个省的死亡率超过40‰,一些县的死亡率超过10 0‰,问题突出的是河南省的信阳地区,全区有9个县的死亡率超过100‰ (许涤新,1988),当时还有一些地区,如四川、安徽省的一些县的死亡 率都超过100‰。1959年死亡率最高的是四川省石柱县,人口死亡率高 达183.5‰;1960年死亡率最高的是河南省光山县,人口死亡率高达 218.9‰。表3是1960年人口死亡率超过100%县的名单,由于缺 个别地区的详细资料,该表有些不足。有的资料表明,当时全国有40个县人 口死亡率超过100‰(《中国人口总论》,1991),也就是说还有7个 县的资料在表3中没有反映。 表3 1960年人口死亡率超过100‰的县 ---------------------------------------------------------------- 省区        人口死亡率超过100‰的县 ---------------------------------------------------------------- 安徽省     太和 无为 宣城 亳县 宿县 凤阳 阜阳 肥东 五河 河南省     光山 商城 新蔡 息县 固始 正阳 上蔡 遂平 湖南省     古丈 广西壮族自治区 环江 四川省     石柱 涪陵 容县 资阳 秀山 酉阳 荥经 南溪 屏山 贵州省     湄潭 赤水 金沙 桐梓 青海省     民和 ---------------------------------------------------------------- 资料来源:各地历史人口资料。 一些国外学者注意到了死亡率的地区差异,指出由于不生产粮食,在那些 种植经济作物的地区和牧区,如山东省西部棉花种植区和宁夏南部的牧区的死 亡率比较高,并且引用了国外饥荒的分布作佐证(J.R.麦克法夸尔犑.J. R. Macfaruahar,1990),有的研究则指出在云南省的边境地区受饥荒的影响 比较大(彭尼·凯恩,1993),这些看法都有待商榷。 1960年山东有19个县的人口死亡率超过30‰,这些县基本集中在 西北部的华北平原,但是并不完全是棉花种植区(见表4)。根据宁夏的历史 人口资料,该地区在困难时期的人口死亡率并不特别高,1960年只有永宁 县的人口死亡率超过20‰,而且这个县不是牧区。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观点, 选择了农业形态较多,并且在困难时期出现高死亡率的甘肃省做分析(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高死亡率的地区分布并不一定在牧区和半农业半牧业区。还 有对1960年云南省人口死亡率超过30‰的县的分布来看,真正的边境地 区的情况并不比其他地区更加严重(见表6)。由此看来,决定中国困难时期 死亡率高低的并不完全是农业的形态。 表4 1960年山东省人口高死亡率县与棉花种植 ------------------------------------------------------------------- 死亡率水平  1980年棉花播种面积占全部播种面积的比重(%) (‰)     >10  5~10  <5 ------------------------------------------------------------------- >50   惠民          齐河 乐陵 41~50 平原 高唐 临邑 荏平   沾化 博兴 垦利 寿光 泗水 31~40 郓城 成武 单县 邹平 即墨 无棣 益都 ------------------------------------------------------------------- 资料来源:(1)《山东省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4)》, 山东省统计局,1985年; (2)《中国分县农村统计概要(1980~1987)》,中国统计出版 社,1989年。 表5 1960年甘肃省人口高死亡率县的农业形态 ------------------------------------------------------------------- 死亡率水平         农业形态 (‰) 农业              半农业、半牧业  牧业 ------------------------------------------------------------------- >50 西礼 高台 清水 文县 武山 定西   岷县  定西      陇西 张掖 临夏 静宁 和政 41~50洒泉 武都 武威 秦安        民勤 31~40会宁 东乡             临潭  永昌  阿克塞 ------------------------------------------------------------------- 资料来源:(1)《甘肃省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7)》, 甘肃省统计局,1988年: (2)《中国分县农村统计概要(1980~1987)》,中国统计出版 社,1989年。 表6 1960年云南省人口高死亡率县的地区分布 ------------------------------------------------------------------ 死亡率水平    县城到边境距离(公里) (‰) <100 >100 ------------------------------------------------------------------ >50   元阳 41~50 剑川 维西 丘北       南涧 云县 鹤庆       富宁 红河 元江       易门 峨山 姚安 31~40 石屏 西畴 建水       寻甸 凤庆 绥江       澜沧 临沧 碧江       宁蒗 中甸 牟定       双江            大理 永平 丽江 通海 禄丰 ------------------------------------------------------------------ 资料来源:《云南省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8)》,云南人 民出版社,1990年。 3.人口负增长的分布人口 负增长指的是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也就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负数。 有三种情况会导致人口负增长,一是不正常的大量人口死亡;二是不正常的低 出生率;三是通过计划生育使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困难时期出现的人口负 增长是前面两种情况综合作用的结果。 虽然中国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出现人口负增长。 在全国29个省级地区中,只有12个出现人口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 2个地区中只有3个在沿海地区,其他9个在内陆地区。在一些出现人口负增 长的沿海省份,实际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大部分在省内的内陆县。有4个地区连 续两年出现人口负增长,这4个地区中3个在内陆地区(李若建,1991)。 由此看来,三年困难时期对人口的不良影响,在内陆要比在沿海更为严重得多。 一些沿海地区全省总人口没有出现负增长,但是,这些省份中的一些内陆县市 也存在人口负增长。 人口负增长在各类地形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表7是部分地区的人口负增 长情况,虽然资料还不完整,但是大体上可以判断出总体状态。当时至少有1 200个以上的县市出现人口负增长,笔者收集到的只有1132个县市的人 口负增长资料。在这1132个县市中,平原地区320个,丘陵地区286 个,山区526个,所占的比重分别是28.3%、25.3%和46.5%。 从数量上来说山区居多,从比例上看也是山区县的比例高,如果以80年代的 建制(与60年代相比建制没有太大变化)计算,55%左右的山区县、45 %左右的丘陵县、40%左右的平原县出现人口负增长。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平 原县市基本集中在华北平原,这点与中国黄河与淮河流域的自然条件比较差有 关,黄河和淮河流域是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区,黄淮中下游地区就有170个 平原县有人口负增长的情况,占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平原县的53.1%。 虽然资料有些欠缺,但是如果在现有的资料中把人口负增长一年与两年以 上(含两年)的县按照地形分类,在出现一年人口负增长的560个县中,平 原、丘陵和山区县所占的比重分别是34.4%、26.8%和38.8%, 在出现两年以上人口负增长的582个县中,平原、丘陵和山区县所占的比重 分别是21.8%、25.1%和53.1%。由此可见山区的人口负增长延 续时间比平原地区更长一些。 表7 1958~1962年各类地形区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县分布 (略) 困难时期的人口问题是一场悲剧,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十分复杂。通过对 高死亡率的地区分布与人口负增长的地区分布分析,可以看出,大跃进的破坏、 自然条件和灾害几个因素都有比较大的影响,或许用刘少奇同志当年的一句话 概括比较准确,就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客观地评价当时的灾害,不否 认也不夸大自然条件与自然灾害因素,实事求是的态度有助于让后人了解历史。 参考文献 1.李成瑞:《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 第2期。 2.L.R.布朗:《经济、社会、科技.1984》,科技文献出版社, 1985年,255页。 3.彭尼.凯恩:《1959~1961中国的大饥荒》,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3年,99~101页。 4.程敏:《风云庐山》,团结出版社,1993年,364页。 5.许涤新:《当代中国人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74 页。 6.《中国人口·总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180页。 7.J.R.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398页。 8.彭尼.凯恩:《1959~1961中国的大饥荒》,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3年,88页、117页。 9.李若建:《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时空分析》,《人口学刊》,1991 年第3期。 原载《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4期(总第67期)

回页首  


[新观察]·文库版·大饥荒档案 www.chinafamine.net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