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九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在农村实现‘人民公
社化’的决议”。县委根据决议精神,开始了升、并、转社的准备工作。同
年九月八日中共北川县委作出了;“先在重点地方把人民公社成立起来,月
底前全部成立起来”的决定。九月十日在城关地区召开大会正式成立北川县
第一个人民公社----红旗人民公社。这个公社由原邓家乡、东溪乡、城关镇
合并而成,辖三十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十一个企事业单位,总农户2101户,
总人口10644入,耕地总面积26000多亩。此后,全县掀起了建社高潮,在短
短的十天内先后成立了二十八个人民公社,实现了公社化。九月下旬县委在
红旗公社沙坝管理区搞社员生活集体化的试点,办起了北川县第一个“公共
食堂”----“上游食堂”,参加农户27户,人口130人。“公共食堂”所需
粮食、炊具由社员投入归集体所有,“公共食堂”成立后,老人、小孩、山
上山下方圆3华里路的社员都要进食堂就餐。沙坝“公共食堂”成立后,县
委要求各公社以沙坝为样板迅速在全县组建“公共食堂”,实现“公共食堂
化”。不到一个月时间全县就办起了“公共食堂”622个,参加“食堂”的
农户占总农户的18900余户的99%,人口占全县农业总人口84000余人的97%。
十月一日县委又在红旗人民公社试行社员半工资半供给制的试点,对社员的
生活由人民公社实行七包(食、油、肉、盐、菜、看电影等)免费供给,按月
给社员发工资。社员工资标准是:“一级每月0.70元;二级每月1.20元;三
级每月1.60元;四级每月1.90元;五级每月2.20元;六级每月2.70元。社员
工资等级由生产小组按社员劳动态度,生产技能等条件经群众评定,报管理
区审查,公社批准发放。经试点后,县委提出十月份全县普遍实现半工资半
供给制,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各地根据经济条件实行了三个等
次(以六级工资为例),第一等次六级每月工资为3.00元;第二等次六级每月
工资为2.79元;第三等次六级每月工资2.40元。全县二十八个公社,第一等
次六个,占公社总数22.8%;第二等次十七个,占公社总数60%;第三等次
五个,占公社总数17.2%。同时,工资等级要受比例限制。一级占发放工资
总人数的6%;二级占16%;三级占28%;四级占25%;五级占16%;六级
占10%。在社员发放工资总额中先抽出20%作为奖励工资,后才发到社员人
头。抽出的奖励工资公社掌握50%,管理区掌握30%,小组掌握20%。这项
制度刚出台实施就受到经济收入的制约,除少数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公社以外,
多数公社只实行了二、三个月时间就夭折了。学生生活费、敬老院、托儿所
等一切由公社负责供给的制度,也流于形式兑不了现。
一九五八年全县实现“公共食堂化”后,为了扩大“共产主义”影响,
巩固“公共食堂”这块社会主义阵地,对持有反对意见的群众动辄批判斗争,
人为地硬性地推进“公共食堂”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只不过作了规模上的调
整(以大划小)。另一方面强迫边远地区的农民加入“公共食堂”,到一九五
九年底全县的“公共食堂”发展到1062个。但是群众自动解散“公共食堂”
已达57个。这时期“公共食堂”已处于很难维持下去的境地。为了继续巩固
公共食堂,县委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方面从阶级斗争入手,另方面发动群众
大种瓜菜,解决社员口粮不足的问题,要求全县种蔬菜21000亩,同时又制
定了社员基本工分吃基本粮,社员口粮节约自得的政策。这项政策制定后很
快就得到社员群众的拥护,不到一个月时间有790个“公共食堂”实行社员
口粮节约自得的政策。有272个“公共食堂”实行基本工分吃基本粮的政策。
这些措施出台后,虽然起了一定作用,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社员生活仍
很困难。据档案资料记载,全县1062个“公共食堂”,社员每天吃粮在10两
以上的(十六两一斤)就有934个,10两以下的只有128个。各地吃野菜、树皮
的情况有增无减,据曲山镇沙坝村村民蒋桂珍、罗贤昆、张永德回忆说:办
公共食堂期间亲口吃过枇杷树皮、野羊合、鹅长草、牛屎片、折尔根、巴蕉
头等,还吃过白泥巴即观音土。
一九六O年六月八日县委向地委的报告称:“全县小春收入的粮食按四
个月的口粮安排,人平96斤,还需国家供50多万斤才能接上大春粮的收获季
节。”“一月至五月的五个月时间社员吃各种肉食七两四钱,还有五个管区
人平不到一两。动、植物油无有供应,全县水肿病人增多,生病人数高达84
00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3%;评级劳动害水肿病人数达3600余人,占全
县总评级劳动9.4%。”禹里公社禹穴管理区总人口198人,害水肿病的34人,
占该管区总人口的16.6%,一至五月死亡13人;占总人口的7%。红旗公社
任家坪管理区总人口850人,害水肿病134人,占该管区总人口16%,死亡54
人,占总人口6.4%。据曲山镇沙坝村村长张永德回忆说:“我们村在一九
六O年和一九六一年害水肿病的人很多,那时只有27户,128人,害水肿病
的就有35人,评级劳动73人,害水肿病的就有34人,因水肿病死亡的8人。”
这期间医治水肿病的临时医疗点遍及全县各地。
一九六O年冬至一九六一年春,社员生活极度困难,甚至有个别地方的
群众因断炊而挖观音土(白泥巴)充饥。县委派刘学成等四同志于二月八日去
游坪公社马鞍山群众挖观音土的现场调查。据称:当地群众反映,从去年十
月就有群众在这里挖观音土。一九六一年元月,每天有六、七十人,多时上
百人,每人一次背二、三十斤不等,工作组在四天的调查中亲眼所见共有10
2人挖观音土,这些人员遍及五个公社二十三个管理区,三十五个生产队,
当工作组问及为何挖白泥巴?群众说:我们私人的菜吃光了,高山积雪无法
挖野菜,全家老小无吃的,饿肚子你们看伤心不伤心啊?”这期间曲山、白
泥、旋坪等公社多处发生群众挖观音土吃的严重情况。
一九六一年三月八日,县委《关于安排好群众生活的意见》称:“各公
社要千方百计把住‘三八线’的关。(十六两一斤,每人一天吃粮保住三两
八钱),保证供应八两。”鉴于出现了这种严重情况,而在“左”倾错误泛
滥的大气候中,大办公共食堂,人为地破坏了生产力、生态环境,农副业生
产大滑坡,人口死亡率急剧上升。一九六O年全县总人口由一九五八年底的
97571人,下降为91644人,下降6.46%。全县农副业总产值由一九五七年的
9,994,333元,下降为7,543,646元,下降26.37%,社员年人平吃粮由一九
五七年的426斤,下降为212斤,下降100.2%。
中共中央于一九六一年五月二十一日至六月十二日在北京召开丁农村工
作会议,这次会议重新讨论修正了《农村人民公社条例(修正草案)》。取消
了原《草案》有关办“公共食堂”、“供给制”等规定。决定在全国停办
“公共食堂”。“决定”下达后,县委立即研究布置,召开会议贯彻执行,
决定一九六一年五月底全县停办“公共食堂”,受到全县人民的衷心拥护支
持,调动了广大群众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
效益。一九六二年全县农副业总产值达9,282,065元,比一九六一年增长18.
87%;一九六三年全县农副亚总产值达10,494,916元;比一九六一年增长33.
99%。农副业人平产值一九六二年106元,比 九六一年增长8.2%;一九六
三年农副业人平产值116元,比一九六一年增长16.2%;人平口粮一九六二
年358斤,比一九六一年的212斤增长68.8%。群众反映说:“公共食堂”吃
饭不给钱人惯懒了,生产拖垮了,社员搞穷了,这样的“共产主义”我们再
也不想了。
(完)
《北川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川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89年12月) 第128-132页
回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