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民(陕西)

口述“三年饥饿”(1959-1961)之313

口述人:刘全民(男,1937年出生,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龙驹寨镇西街社区)
采访人:刘龙坤(男,1992年出生,西安美术学院影视摄影2011级)
采访时间:2013年1月25日
采访地点:刘文(我四叔)家

(口述整理:吴文光)

采访笔记:
刘全民是我爷爷的弟弟,我管他叫二爷,听爸爸说我二爷曾经在单位上从事过很多工作,而且三年困难时期已经参加工作,阅历丰富,我很想问问他,了解一下他所知道的历史。几天前我在街上遇见他,告诉他我的想法,他欣然接受了我的采访。这天准备去他家里采访,可是好几年没去他家了,还怕找不到,打电话给堂弟,让他和我一起去,没想到他告诉我二爷就在他家,我直奔他家里。

(采访文本整理出来有1万1千余字,整理成口述文本,有9千余字,分为“大跃进”(6千余字)和“三年饥饿”(3千余字)两个内容——口述文本整理者注)

 

吃食堂

食堂花那确实(很苦),食堂化那把几百人圈在一起吃,那时磨子推不下,一天到黑那磨子推不完。再一个是食堂没啥下(锅),经常吃的是汤汤水水。

当时那是打饭基本上是一家人一打,一人一勺,你五个人给你打五勺,四个人打四勺,这原则是这,但是,这里面还有就是有些人,好比就是说这个有娃,人家可以少打一勺,本来人家打五勺人家打四勺,这就个人家空一个人的粮,把这一个人的粮拿回去给娃做点稀饭,有老年人了给老年人秤点面,回去做点疙瘩汤,下点菜,那就灵活了。

那时候娃、大人口粮是一样。有病的人可以给吃点细粮,娃可以给吃点细粮,上头要求要调节,那看当时那食堂有没有。

 

口粮

像陈家台那个口粮,在全月日乡来说都算中等,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差,是中等,有的还达不到,有的还超一点。那个时候最高,产粮最高口粮不能超过35(斤),超过35(斤)就是冒尖,就削下来了。

吃各种代食品

当时天旱了,树叶子都很难找,所以那个苞谷叶、淀粉、绿豆秸子、红薯蔓子、榆树皮,还有这个荃芽,都作为食品了,拿到食堂吃了,所以当时这个生活确实是极度困难。

那走后门是啥?就是给你的饭能稠些,给你称的红薯,是光光的,顺顺的,那就是走后门。如果你这个人不太听话,那就给你一个大红薯切两半。

主要是当时没有粮,所以食堂的饭就稀。那个时候以红薯为主,毛主席说红薯很好吃,实际上吃一斤红薯,剩下就是一两(苞谷)榛子,就(是)一顿饭,所以那个生活就是特别苦,吃糠咽菜,吃糠咽菜。

逢年过节

那逢年过节了,那生活要相对的改善改善。那时候也没有米,那可以做点稠饭,像吃搅团呀,像山里人吃小米蒸饭呀,那是少数那个改善伙食,也有吃馍的,那时候要过节呢。一个人半斤馍,烧一碗米汤。

但是当时那个社会,你再饿,你还要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要鼓舞士气。这是吃食堂的情况,我大体上记得就是这。

我们家

当时我的家里……叫我看,有我,有你婆,那当时家里有5口人。口粮我记得是每一个人是48斤,就是三个月是48斤,一月一个人就是十来斤粮,就是十五六斤两,剩下就是瓜菜代替,那个时候人讲的是“低标准,瓜菜代”。

那主要是寻这个野食,橡豆子、荃芽这一类(食物)来充饥。粮食就是夏季洋芋为主,秋季是以红薯为主,生活口粮大体上(就是这样)。

我们队

陈家台生产队当时是48口人,这个一年收粮是一万多斤,口粮是十五斤左右。这个当时是吃饭不要钱,干活没工钱。如果是你今天不上工,食堂不给你吃饭,所以当时有病的(人),身体不好的(人),当时许多人都生活不下去。

这个又是因病,加上没啥吃,有逃跑的,有死亡的,逃跑还没出去,那要吃粮票的,所以有好多(人)就饿死了,也有病死的,(反正)是有(人)死的。

这是当时那情况,就是对群众造成生活上极端困苦。有人为的因素,有自然灾害的因素,天旱的因素,也有苏联逼债的因素,综合起来使群众受到困难,比较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

偷吃

当时人饿着,种苞谷偷的吃苞谷种,种黄豆吃黄豆种,栽红薯吃红薯种,所以一散工时候队长还要检查你兜兜装苞谷没,装啥把那包谷种、黄豆种偷的拿回去了,这在当时就是事实。那个时候人主要都饿了,生生苞谷也吃,生生红薯也吃,生生芋头也吃,当时那生活困难,是那情况。

有少数人有偷盗的,那是少数,那最后都法办了,那时很严格。西康阳坡槽,有一个娃偷吃了红薯了,把他绑得吊起来。

饿死人

丹凤饿死人就是我刚才说的,死人是有,比如说保仓的大难沟,周新泉他父亲叫周忠,这个人是有病,再一个没啥吃。别人还出去寻几个菜啦,或者说跑去要饭啦,他就跑不了,最后就死了屋里了。不是单纯饿死,就是说又有点病,再加跑不了,就死了。总的来说,有病的人死得多,没病的人不要紧。

有的地方饿死人,有些人逼得把婆娘杀的吃了。没有粮,把那糠弄到了上面,说有粮,实际上没有粮,在山阳县出现这,最后查县委书记,县委书记叫龚XX,他一看这个事弄大了,自己拿枪把自己打了。

食堂解散

后来(政策)就松了,可以不到食堂去,可以到食堂秤粮拿回去吃。像咱陈家台的子房沟,这有些单庄户,离的比较远的,可以把粮秤回去吃。

群众没啥吃,所以说当时这个红薯分的多,红薯容易烂,一烂就说把口粮占了,人都争的要粮,害怕红薯收得多烂了,红薯有的窖不好,一烂就没啥吃了,这是一个。再一个是吃那个高粱,高粱是产量高,但是那涩。

人还是愿意要苞谷,要麦,不愿意要红薯,不愿意要芋头和高粱,那些都顶口粮了,所以就是不顶粮吃。

所以当时没什么吃,从河南拉回来的红薯片子,从新疆拉来的胡萝卜干、干胡萝卜片子、麦麸子,拿给供应评呢,那就是从其他地方拉回来的给评议,那还不是说,你要多少给多少,是评给食堂,拿回去作为补助品。

纠错

到59年,困难时期到最后,都反感,干部反感强烈,群众也反感强烈,所以毛主席到59年3月开了个会,开了从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当时是五级干部会。首先是毛主席讲,要事实求是,要实事求是,说是有许多情况是上边压出来的,要总结教训,对干部违法乱纪的要检举、揭发,要处理。

开了那个会,以后就是叫总结经验教训,对那违反群众纪律的干部要进行处理。是从那以后,就是又慢慢实事求是了,错了就错了,现在要实事求是。那个时候把那分配制度、干部纪律、群众情绪首先进行整顿,整顿以后要克服困难,就是我刚说的,大家要理解困难是怎么造成的。一个是说三年经济困难当时自然灾害是一部分,苏联逼债是一部分,再加上当时路线,底下执行政策这方面有些左,超越了群众的认识水平和实际情况。总结之后慢慢慢慢就是(好起来了),当时放宽政策,放宽政策干部首先要自力更生,没有啥吃,你下去挖地。

度饥荒

那是我在月日(乡),从月日跑到西康(村)陈家台那里挖了一块儿坡,种的苞谷,种的柴豇豆,你自己生产自救,干部都全部下去,自己生产自救。干部带头克服困难,群众有也要克服困难,互相帮助。对老年人,对那些(人)还要照顾,就慢慢慢慢(好起来了)。

从那个会开了以后,就要实事求是,总结经验教训。各地都在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是勒紧腰带,克服困难,渡过难关。再一个,有些地方的穷富调节,把外地的红薯片子、萝卜片子、那稻皮子,这个麦麸子,调节到贫困地方,渡过难关。

再一个,上头的政策是:勒紧腰带,度过难关。“勒紧腰带”是说你万一干不了了,你可以不干,可以睡觉,但是不能吃饭,这就是“勒紧腰带,度过难关”。

当时中央也是那样,毛主席说,三个月不吃肉,就是吃红薯,红薯很好吃。在当时那个时候,主要是从上到下都知道是困难,所以勒紧腰带,渡过难关,那确实都是事实,那就是这情况。

原载:草场地工作站《民间记忆计划》(读取时间:201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