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记忆计划——口述:“三年饥饿”(1959-1961)之30】
口述人:赵经梅(女,1931年出生,山东省青州市朱良镇刘家村村民)
采访人:王海安(男,1988年出生,天津美术学院数字媒体系学生)
采访时间:2010年12月25日
采访地点:刘家村,赵经梅家中
2010年12月,我爸骑着摩托车带着我去了离我家十几里地的刘家村。早就听爷爷讲到过刘家村1960年饿死了很多人,今天又一次过去采访,天很冷。这次采访的老太太赵经梅已经80岁了,我去刘家村采访的第二家就是她家。她家在胡同最里头。
我是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提着马扎从家里出来晒太阳的老人就叫住他,跟他讲明来意,他耳聋,但也乐意地答应了。他就是赵经梅的丈夫,背有点驼,但还算硬朗。进他家门,一个老太太在院子里头洗衣服,她就是赵经梅。她正在院子里头坐着个小马扎用一个铁盆洗衣服,感觉她身体挺好,个子也很高。但她站起来我才发现,她的腿是严重的畸形,中间是个巨大的O型,一看就有非常严重的关节炎,走路困难,估计她很少出门。后来采访时问到她,她说是大炼钢铁的时候,大冬天腿在凉水里边泡着,搬石头砸石头,伤到腿了,留下了痨病。他们跟儿子住在一起,房间挺大,但非常凌乱。两口子都没有跟我说太多,基本上是我一问,他们一答。采访完之后她丈夫刘发顺非常高兴地带着我去找一个叫刘春光的90岁的老头,并告诉我,刘春光1960年在食堂里做饭。
那时候在虎头山大炼钢铁,搬石头,砸石头,到弥河出福(去外地干活),寒冬腊月,非常严寒,干到腊月底才收工回家过年。棉裤挽到膝盖这里,腿在凉水里边泡着,要不现在自己的腿一点都走不动吗?大炼钢铁那时候上个厕所都得踩着冰块走。大跃进时候,窝头这么小,二两一个,一个人分一个窝头,就是喝点热水,晚了喝点热水都没有。饿了就是晚上来到家,煮上一把地瓜面,放一小瓢糠,就那样喝。在田地里别管拔到什么野菜,好歹拔上一点,放到那一碗汤里煮一煮吃。去食堂里领饭,小孩一顿饭半瓢,大人一顿饭一瓢。哎呀,饿死很多人啊,还有没有饿死的!这里饿死了有一二十个(指的是她们这一片角落)。
椿树叶子,柳树叶子,都采光了。那时候也没啥树,这里伐树那里伐树,都干了别的了,没有叶子可以采。俺家里有很多木头,都搬光了,搬到食堂烧火了。那时候榆树也没有了啊,都把树皮剥光了。家里有一堆孩子的不用去田里上工分(干活)啊,没孩子的就去上工分,别人家庭成分好的计分,咱又没生在好时候(指自己是地主成份),别人不给记分。你天天去干活就给一点分。俺才没捞着一点好呢!这个村那时候挨饿特别厉害啊,俺娘家在杨家营那边晚上也干活,但没有这么严重啊。这里晚上还要去田里拔烟秸(烟草的秸秆),一个人一晚上分三排烟秸(一排大约长150米),用工具锄不是慢吗,有劲的就一棵棵就用手拔。俺拔一会,用锄头锄一会,锄完抱出来。地里分多少烟秸给你,你就要干完把烟秸(烟草的秸秆)抱到大街上。
村子里有个女人,她娘家是段村。她孩子有点毛病,她总是在这边住上几天,去她娘家那边住上几天。那个孩子眼睛不太好使,有点残疾,但队长撵着她抱着孩子下地干活,天冷,冻死了啊,她的孩子!没有看孩子的,放到家里也没人看,八九月天又很冷,下过霜了,她把孩子放到田里,有一点病他不就冻死嘛!
1960年我抱着俺家老二去地里干活,她睡着了。俺把她放在菜园屋子里,忙得很,结束了,赶快往家里走啊,孩子还忘到地里了,回到家丈夫问:“咱得小女儿去哪了?”哎呀,快去抱她回来。四月的天已经很热了,还好没晒死她,她的脸晒得很紫很久还没醒过来。
(完)
原载:草场地工作站《民间记忆计划》(读取时间:2012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