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从来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并且经常亲自动手进行调查研究工
作。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毛泽东同志到湖南作了三十二
天的实地调查,在掌握了系统的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的分析写成的。在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里,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转战南北,他
经常抓住机会动手作农村调查,积累了许多内容丰富、生动、又有深刻的马
克思列宁主义分析的调查材料。这些调查材料,一部分在战争中遗失了,一
部分保存了下来。在1941年,毛泽东同志亲自校读了保存下来的调查材
料,编为《农村调查》一书,写了序言和跋。《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后
来收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中。《农村调查》的出版,到现在整整二十周
年了。
《农村调查》在当时出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同志们找一个研究
问题的方法”,“指出一个如何了解下层情况的方法”,换一句话说,就是
为了在全党各级领导机关和广大干部、党员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克服主
观主义,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方法和工作作风。1941年8月,
党中央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建议和他写的《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的基本精神,
作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在1942年的整风运动中,党中央把《农
村调查》的序言列为二十二个整风学习文件之一,全党干部结合实际认真地
学习了这个文件,这个文件的基本精神深入了人心。那次整风收到了很大成
效,“这种成效,主要地是在于使我们的领导机关和广大的干部和党员,进
一步地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统一这样
一个基本的方向。”
从那次整风起,在全党各级领导机关和广大干部、党员中,大大地兴起
了调查研究之风,大家懂得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普遍真理,造
成了一个良好的风气:人人以调查研究为荣,以“闭塞眼睛捉麻雀”、“瞎
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下车伊始”就哇啦哇啦发议论的那种主
观主义作风为耻。调查研究的作风的树立和发扬,对于推进中国革命的胜利,
是有重大的意义的。历史证明,《农村调查》这个榜样所体现的马克思列宁
主义的观点、方法和作风,《〈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对调查研究的重要
性、意义和方法所作的理论的阐明,对于全党转变思想作风,对于党的建设,
对于党的路线和各项政策在各地的正确贯彻执行,起了极为巨大的作用,从
而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今天,我们读起这些文件来,仍然感到十分新鲜。
这些文件所体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论和工作作风,是永远有效的,今
天仍然是我们的工作指南。
毛泽东同志指出:真正的好的领导,必须经常地周密地进行调查研究,
“对于中国各个社会阶级的实际情况,没有真正具体的了解,真正好的领导
是不会有的。”为什么呢?因为经过调查研究,真正地了解情况,才能制定
出正确的政策,也才能正确地执行政策。不进行调查研究,对实际情况没有
真正的具体的了解,单凭脑子想象,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
来的。对于执行机关说来,如果不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各个阶级、阶层的
动态,经常地进行周密的调查,也不可能正确地执行政策。
毛泽东同志在《兴国调查》整理后记中说:“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
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面想象的东西,和看了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
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的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
定政策,那是危险的。”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者,我们必须尊重辩证唯物主
义。
一切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也就是必须从进行调查研究开始;否则,加
强领导,正确贯彻执行政策,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等等,就无从说起。离开实
际调查,坐在房子里冥思苦想,这是唯心主义的思想方法,这样子去制定政
策和执行政策,不是犯右的错误就是犯“左”的错误。历史经验证明:凡是
在政策上犯了右的或“左”的错误的,都是不重视和不进行调查研究的;凡
是正确地掌握政策、工作做得好的,都是十分重视了解情况,都是在马克思
列宁主义指导之下经常进行周密系统的调查研究的。
所以在1942年整风中,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调查研究,用加强调查
研究去反对主观主义,保证中央路线、政策在各地、各个部门正确贯彻执行。
加强调查研究是克服主观主义最好的方法,是正确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和
政策的基本保证,这是一条真理。在民主革命时期是这样,在社会主义革命
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这样。
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于担负指导工作的人来说,有计划的抓住几个城市、
几个乡村,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阶级分析的方法,作几次周密的调
查,乃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具有对中国社会
问题的最基础的知识。”毛泽东同志非常善于从典型调查研究中概括出一般
的结论。他说,比如要了解麻雀的结构,不必也不可能把天下的麻雀一一加
以解剖,认真解剖几只就够了。
领导者作一些“走马看花”式的调查以及看下面送来的书面报告、统计
数字,都是必要的;但是,了解情况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还是亲自动手
作比较深入的典型调查。如果只是“走马看花”,一般说来就只能看到表面
的现象。现象是入门的向导,知道一些现象当然是有用处的。但是,只有亲
自作了系统周密的典型调查,才能正确处理“走马看花”所看到的大略情况,
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中得到规律性的认识。
对于看下面送来的书面报告也是这样,调查了几个典型材料,有了对实际情
况的基础知识,才能从书面报告中看出问题来,看出哪些结论和建议是真知
灼见,可以实行,哪些结论和建议是“想当然”的,不能实行,哪些情况是
基本的,哪些情况是次要的,等等,这样就能在更高的水平上综合下面送来
的书面报告材料。如果不作典型调查,对于确实具有真知灼见的报告,也会
因为自己缺乏对实际情况的具体了解而忽略过去。正确的统计数字,对于掌
握全面情况是很重要的,但是,只有具体了解实际情况的领导者,才能利用
这些数字去引出一般的结论。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十分强调领导者要亲自作典
型调查、亲自解剖几个麻雀的基本原因,这也就是他屡屡告诫人们不要单是
坐在屋子里看下面送来的书面报告和统计表报的基本原因。
进行典型调查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开调查会,找了解情况的群众和中下
级干部到会,“自己口问手写,并同到会人展开讨论。”要开好调查会,必
须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必须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否则到会的人就会“知而
不言,言而不颈。具体地说来,调查会怎么个开法呢?毛泽东同志所作的实
际调查就是最好的榜样。
例如毛泽东同志的《兴国调查》。这个调查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八个
家庭的调查,一部分是对“各阶级在土地斗争中的表现”的调查。对于八个
家庭的经济状况、人口、劳动力、生活和他们的要求、愿望,调查得很详尽、
很周密。对于“各阶级在土地斗争中的表现”,调查了下面一些项目:(一)
本区旧有土地关系,其中包括田地分配和人口成份;(二)剥削状况,其中
包括地租剥削、高利剥削(高利剥削中又包括“钱利”“谷利”等六种)、
税捐剥削;(三)斗争中的各阶级,其中包括八个阶级或阶层在斗争中的具
体表现;(四)现在土地分配状况,其中包括田地、山林、池塘、房屋、各
村分田的数量,等等;(五)土地税;(六)苏维埃(当时的工农政权),
其中包括区政府、乡政府、村政府、政府人员的弊病,等等。这次调查,毛
泽东同志本来还准备调查儿童和妇女状况、交易状况和物价比较、土地分配
后农业生产的状况、文化状况,因为敌人进攻,我军决定诱敌深入,没有来
得及进行。从《兴国调查》中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周密、详细,
如孔夫子所说的“每事问”。(二)但又不是事无大小,现象罗列,而是贯
串了阶级分析的方法,调查的纲目出是在阶级分析方法的指导下定出来的。
(三)贯串了历史的方法,对于各个阶级是历史的调查,对于八个家庭也是
历史的调查,即调查他们在土地改革前怎样,土地改革中怎样,土地改革后
怎样。(四)贯串了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方法。典型调查对于全局说来是个
别,而在典型调查中又有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各阶级在土地斗争中的表现”
是一般,“八个家庭的调查”是个别。“各阶级在土地斗争中的表现”的调
查,也包含着一般和个别,全乡的状况是一般,个别人物的经济状况及其变
化、具体表现、要求等等,又是个别。这样处处把一般和个别结合起来,对
于情况的了解就能既全面、又深入。(五)着重调查各阶级的经济状况,又
注意他们的意识形态。(六)关心基本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基本要求。总之,
在这个调查中全面地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开调查会要同到会的人展开讨论,就是说调查必须是讨论式的调查。大
体说来,讨论包括两种:一是某一个问题到会人说得不清楚,或者由于见闻
所限、众口不一,主持调查会的人及时提问,展开讨论;二是讨论解决问题
的方法,得出结论。毛泽东同志所作的实际调查,有些问题和到会人共同讨
论,作出了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结论;有些未作结论,仅记录了到会人对
问题的答话。但作出结论来也好,由于材料所限暂时未作结论也好,他总是
力求把问题的来龙去脉调查清楚,在调查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把
调查过程同时作为研究过程,作为调查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调查解决问题的方
法的过程。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哪里?在实际中,在群
众中。毛泽东同志在《长冈乡调查》整理后记中说: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
单凭领导人的脑子想得出来的,要依靠在动员群众执行各种任务的过程中去
收集各种新鲜的具体经验。这是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群众观点。
碰到了困难问题,到群众中去调查,把问题摸透,把问题的历史、产生的原
因、周围的条件等等,弄个一清二楚,把群众的做法也调查明白,这样做得
到了什么结果,那样做又得到了什么结果,并且和群众虚心地讨论,把他们
的经验集中起来,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就有了。
调查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又是向群众学习、集中群众经验的过
程。毛泽东同志在《长冈乡调查》整理后记中说:许多基层政权的工作同志,
创造了许多动员群众的好办法,“他们与群众打成一片,他们的工作收到了
很大的成功。上级苏维埃人员的一种责任,就在把这些好的经验收集与整理
起来,传播到广大区域中去,这样的工作,现在应该立即在各省各县实行起
来。反对官僚主义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拿活的榜样给他们看。”这些话,今
天看来仍然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收集、整理(也就是总结、提高)和传播群
众的好经验,在任何时候都是领导者的责任;“拿活的榜样给他们看”,在
任何时候都是“反对官僚主义的最有效方法”。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没有克
服不了的困难,没有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道理在哪里?就在于相信群众的创
造力,在于能够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去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我们作
调查,万不可存着这样的想法:你们(群众)说情况,我出主意,材料在你
们手里,办法在我脑子里;而要有拜群众做老师、向群众“取经”的精神。
毛泽东同志一贯非常重视群众的经验。他告诉我们:“必须明白:群众
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
到起码的知识。”
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必须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调查和分析社会
各阶级的动态,这是决定政策和斗争策略的基础。没有对各个阶级的动态的
深入了解,就不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和斗争策略。而调查分析各阶级的动态,
又要以调查分析它们的经济状况和特殊的经济利益为基础。毛泽东同志作实
际调查的时候,是非常重视这一点的。例如在《兴国调查》中,调查和分析
了中农在土地改革中得到六大基本利益:第一,中农人口占全人口20%,
土地只占15%,在土地改革中大都分进了土地。第二,土地改革前,中农
讨一次亲要花很多钱,几乎等于中农的全部财产,讨亲很不容易,土地改革
后,婚姻自由,一个钱也不要。第三 ,过去迷信,老人死了出丧要花很多
钱,中农常常因此负债破产,土地改革后破除了迷信,不用那么破费。第四
,过去牛贵,跌死一条牛(南方山地,常常跌死牛),卖得十元八元牛肉
钱,要加上十 多元,才能买回一条,土地改革后牛贱,跌死一条牛,再加
三四元就可买回一条。第五,地主富农权力被打倒,迷信破除,送情送礼、
香纸蜡烛都不要了,也节省一点用项。第六,除上述五项经济利益外,尚有
政治上的利益,算是最重大的一项利益;过去,中农在地主富农统治之下,
没有“话事权”,事事听人处置,土地改革后与贫雇农一起有了“话事权”。
毛泽东同志分析了这些情况,就得出了必须和能够巩固地团结中农以及怎样
团结中农的普遍结论。
观察各个阶级的动向,要从它们的基本的经济利益出发;某一个阶级拥
护还是反对某一政策,最根本的就在于这一政策是增加还是损害它的利益。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党的政策必须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团结同盟者一
道去打击革命的敌人。1948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
个重要问题》一文中写道:“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
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
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
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
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
央,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都是根据上述原则来确定对同盟者阶级的政策,
实现对他们的领导的。
毛泽东同志在调查中还非常注意群众生活改善的状况,注意改善群众生
活和发动群众支持革命战争的关系。长冈乡的工作,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当
然那里有其自己特有的情况,那里的具体作法,别的地方不能完全照抄。但
是,毛泽东同志对长冈乡的工作情况做了周密的调查,从中引出了一条普遍
的结论:“苏维埃是群众生活的组织者,只有苏维埃用尽它的一切努力解决
了群众的问题,切切实实改良了群众的生活,取得了群众对于苏维埃的信仰,
才能动员广大群众加入红军,帮助战争,为粉碎敌人的围剿而斗争。应该明
白:长冈乡在战争动员上的伟大成绩,是与他们改良群众生活的成绩不可分
离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从典型调查中发现一般、抽出一般结论
的方法。
调查研究是正确地制定政策和正确地执行政策的基础。
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
政策两件大事”,“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有情况的了解,然后才
会有好的处理。”因此,各级领导者和领导机关,要实现正确的领导,就必
须经常地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并
且说,主观主义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这是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记住的。
建国以来,我们的事业更复杂、更繁重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所以能
够制定出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就是因为对中国的情况有深入的调查研究,从
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实践证明完全正确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
总路线,及其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就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根据
我国实际情况,集中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智慧、经验、要求而制定出来的。各
地方的各级领导机关,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政策,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也是
以对本地情况的经常调查研究为基础的。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必须继
续发扬党的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很复杂的,在每一项
工作中,不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便不能彻底摸清客观规律。社会主义时代
是“一天等于二十 年”的时代,在总路线照耀下,我们的事业以不断跃进
的姿态前进,情况的变化是非常迅速的,所以也就更需要经常地进行调查研
究,及时了解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在全党领导机关和干部、党员中,根据毛
泽东同志关于调查研究的指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党的
总路线和各项政策就一定能够在各地、各个部门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从而
取得更大的胜利。
(原载《红旗》一九六一年第三 、四期)
回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