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

高文谦: 奉劝胡温,莫学毛邓

送交者: dok-knife2005/01/21 19:35:14 [温柔一刀]
回应 管见: 赵紫阳身后的中国 by dok-knife 于 2005/01/21 19:31:28


奉劝胡温,莫学毛邓

高文谦

中国改革开放的悲剧领袖赵紫阳蒙冤走了。十六年来,赵紫阳失去人身自由,一直被囚在幽禁之地,屈辱地活着,蹉跎岁月,度过孤寂的漫漫长夜。如今终于解脱了,随风而去,得大自在。当年赵紫阳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不计个人荣辱毁誉,毅然站在人民的一边,与邓小平的镇压决策分道扬镳,宁可被囚禁,也绝不低头认错。这种风骨和气节代表着中共党内的良知,然而秉持这种良知的赵紫阳却付出晚年生命的代价。这对号称要“依法治国”、“以人为本”的中共当政者实在是一个莫大的嘲讽,对广大有良知的中共普通党员也是一个极大的耻辱。


囚禁赵紫阳并没有任何党纪国法可循,不过是邓小平等几个政治老人的意志,这一点和毛泽东时代的整人政治一脉相承。十六年来,赵紫阳所蒙受的屈辱,在中国现代史上只有和当年蒋介石囚禁张学良可以相比。这里暂且不论西安事变在历史上的是非功过,张学良毕竟发动兵变,扣压了蒋介石;而赵紫阳只不过是对六四镇压决策提出不同意见,完全是在党纪国法的范围内行事。两相对比,更凸现中共政治的残忍和黑暗。

如何处理好赵紫阳的丧事,是对胡锦涛、温家宝中共第四代领导人政治智慧的重大考验。中国民众历来有“闹丧”的传统,用死人来压活人,周恩来、胡耀邦便是殷鉴。当年毛泽东罔顾党心民意,拒不参加周恩来的追悼会,结果引起众怒,爆发四.五运动,敲响了文革的丧钟。邓小平本来就在废黜胡耀邦的问题上欠了帐,在胡的悼词上,拒不接受党内外多数人的呼声,还胡耀邦一个公道,坚持勾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评价;非但如此,还发表了充满杀气的“4.25讲话”,结果惹火烧身,导致声势更为浩大的抗议示威活动,最后不得不以六四血腥镇压收场,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前车之鉴,足以为戒。

赵紫阳所受的冤屈比周恩来、胡耀邦两人更大,晚境悲凉,抑郁而终。虽然这些年来赵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已经式微,中国社会的世道人心也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但赵紫阳仍然具有道德的感召力,他的去世和六四国殇依然牵动人心。人算不如天算,目前中国正是多事之秋,二十多年来跛脚鸭式的改革在普通民众中造就了更大规模的抗议群体,各地民乱频仍,如对赵的丧事处理不当,有可能激化矛盾,成为中国社会内部各种不满因素的总爆发点。

赵紫阳之死,对中共当政者来说是一个烫土豆,其中固然有引发动乱的风险,同时也是一次顺应民意,安抚人心的机会,治乱在此一念。如何处理好赵的丧事,拿捏其中的分寸,将是对胡温执政能力的挑战。不过,从目前来看,当政者并不想还赵紫阳一个公道,哪怕是最低限度的恢复名誉,而是一味防堵,执意要走毛泽东、邓小平的老路。他们决定不为赵紫阳举行追悼会和任何公众纪念活动,加强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警戒。中宣部下发禁令,重申宣传纪律,严格控制媒体报导,删除互联网上悼念赵紫阳的帖子,等等。凡此种种,和当年“四人帮”打压民众自发悼念活动的手法如出一辙。

胡温这种做法,实在是缺少一种大开大阖、因势利导的政治眼光和手段,而且于事无补,反而使自己欠下新帐,把“胡温新政”的虚伪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给赵紫阳恢复名誉和重新评价“六四”,是绕不过去的,用赵紫阳的话来说,是“早解决比晚解决好,主动解决比被动解决好,在形势稳定时解决比出现某种麻烦时解决好”。久拖不决,到头来只会背上更重的包袱,旧帐未除,又添新债,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毛泽东、邓小平压制民众自发悼念活动尚且受到历史的惩罚,更遑论权威、手段、人望都远不及他们的中共第四代领导人了。殷鉴不远,望胡温接受历史教训,不要再走毛邓的老路,以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谓予不信,拭目以待。


加跟贴:
名字: 密码: 按这里注册

主题:

内容:


[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