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

《南宋末四川军民对蒙古的抵抗及其意义》1

送交者: 愚人2004/02/18 6:19:16 [治生闲话]
回应 《南宋末四川军民对蒙古的抵抗及其意义》0 by 愚人 于 2004/02/18 6:16:59


(二)蒙古初期的入侵

南宋理宗宝庆三年十二月(1/1228 AD),蒙
古军在连破金关中平原数州县以后,第一次侵
犯四川,陷四川利州西路所属的西和州、天水
军、阶州、成州、文州(今甘肃东南)(注 1),
陷沔州(今陕西略阳),沔州在宋时属四川利
州路,在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西。蒙古军在
这次进攻里并未深入到兴元府西南的大安军
(注 2)以南,而是攻击南宋在四川外围的要
塞,四川制置使郑损在攻击下逃遁,南宋在四
川北部的主要防线--秦岭防线上的三关(注 3)
全部被攻陷,不过蒙古并未扩大战果,在攻击
后旋即撤兵,可能是试探南宋防卫的虚实。
(注 4,参图2.1)

四年后,即理宗绍定四年(1231 AD)八月,
为了配合对金国作战的钧州战役,拖雷率蒙军
自凤州(今陕西凤县)入川,十月,破大安军,
再陷沔州,军民战死者数十万。利州西路西和
州、天水军、阶州、成州、文州,(今甘肃东
南)全部沦陷(注 5)。蒙古军乃渡嘉陵江,
逼近位于四川腹地门户剑门关附近的葭萌关和
涪城(今四川绵阳市),在占领了城池要塞一
百四十多个以后退兵(注 6)。同时,拖雷分
出东路军从大散关方向,转两当县(今陕西两
当县),出鱼关,直逼南宋四川制置使桂如渊
守卫的兴元府,威迫桂如渊派人作向导,顺汉
水下洋、金州(今陕西安康地区)出川,假道
南宋均州地境(今湖北郧县、十堰市地区)偷
袭金国的邓州、钧州(今河南禹县)。(注 7
,参图2.2)

蒙古对四川侵略的消息传到两万里以外的临安
朝廷,引起南宋朝野的极大震恐,中央在十月
末诏调李篁任四川宣抚制置使,宣慰四川残破
州县军民,理宗表示要考虑更好的人选督蜀,
以便更好地保卫四川。

绍定五年(1232 AD)八月,南宋政府任命名
臣魏了翁(注 8)以宝章阁侍制的身份兼四川
泸州知州。泸州(注 9),“西连蕃(代字,
上棘下人)道(即今四川宜宾地区),地兼夷
汉,江带梓、夔,控制边隅,最为重地。”
(注 10)是两宋时的西南边陲重镇,淹有两
千里的范围,和岷江上的嘉定(今四川乐山),
下游的重庆,嘉陵江上的合州构成一个弧形,
控制着长江上游水道,成为长江中下游的屏障。
魏到任以后,积极进行一系列的措施,以便加
强泸州的战略地位,他整修城池,增置器械,
训练守城军士,严明军纪,兴学校,建仓廪,
建慈善院,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便改变了泸
州的面貌。(参 11)魏了翁在泸州的军政建
设,对于泸州后来在保卫四川的抗蒙战争发挥
其战略位置,使得四川能够坚持抵抗蒙古四十
多年有着重大的意义。

绍定五年正月,蒙古骑兵在钧州三峰山(在今
河南郑州以西,洛阳以东)全歼金主力哈达、
武仙、杨沃衍、完颜陈和尚等部约三十五万人,
此战以后,金国的陕西和黄河以南的北、东、
西部尽失,金王朝残余退守河南省南部,靠近
南宋边境的蔡州。1234年春,蒙、宋联军攻陷
金最后的堡垒蔡州,金亡。

金亡不久,蒙古就开始在长江中游地区向南宋
发起攻势,1234年10月,蒙古军击溃按蒙宋攻
金协议,接收洛阳的南宋全子才部(注 12),
并决黄河水淹南宋军队,在随后的两年里,南
宋军被迫撤出新复的汴州、归德,唐州,退回
到原来与金人相峙的边境线以南。

端平二年(1235 AD)十二月,蒙古阔端部自
白水关(注 13)犯沔州,城破,杀知州高稼,
制置使赵彦呐退保青野原(注 14),蒙军遂
围青野原,义军统帅曹有闻星夜率军救青野原,
解青野原围。蒙古军以汪世显为先锋,率数万
军攻大安军,曹又率军往救,大败蒙军。蒙军
退后,曹进驻仙人关。

端平三年(1236 AD)九月,南宋利州御前统
制曹友闻率部与蒙军战于阳平关,由于统帅赵
彦呐不听从曹的计策(注 15),而致兵败战
殁,曹友闻是宋初名将曹彬的十二世孙,进士
出身,天水军教授,以功名自任。面对蒙古人
的入侵,愤而投笔从戎,组织民军抗击蒙军,
他曾在绍定四年多次击败敌人。蒙古军队在阔
端、塔海、八都鲁的率领下,乘胜进攻川北各
要隘,长驱入蜀,陷成都。四川四路仅剩下夔
州路和顺庆府、泸州、果州、合州少数几个州
幸免于难以外,全部笼罩在狼烟中。因为听说
王子阔春死讯,蒙军才从成都撤军(注 16,
参图2.3)。

大约在嘉熙时期(1237 - 1239 AD),南宋驻
重庆的制置使彭大雅完成了对重庆城墙的修葺
工作,这是自秦国张仪筑巴郡郡治城以来(注
17),对重庆(注 18)规模最大的军事建设,
重庆后来代替了成都成为四川抵抗蒙古入侵的
政治军事中心,南宋末的抗蒙战争,使重庆在
巴蜀历史上第一次作为四川的政治中心走上了
舞台(注 19)。重庆三面环大水,地势高峻,
经过彭大雅的营建以后,成了蒙古铁骑难以攻
克的堡垒(注 20),这样,有了整治后的重
庆和泸州这两个要塞,四川已经初步具备了对
抗蒙古军队入侵的能力。

蒙古嘉熙二年侵蜀撤军以后,紧接着在嘉熙三
年(1239 AD)、四年,先后侵入四川腹地,
屠成都,犯重庆、峡口,(参图2.4)被南宋
名将孟珙所击退,孟珙刚刚收复重镇襄樊与峡
口的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于是南宋当局任
命在江陵和襄阳前线抵抗蒙军数有功的孟珙为
四川宣抚使,坐镇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
总领峡江上下游的军事,同时开始认真物色守
备四川的人选。

注释与参考

1。宝庆三年,南宋四川关外四州,即西和、
成、阶、文四州陷落一事,不见于诸史,今据
李曾伯(# 1)长诗《可斋杂稿。丁亥纪蜀百
韵》、吴昌裔《论蜀变四事状》(《名臣奏议。
卷一百》):“二败而弃五州者,郑损之罪也。”,
其中的“五州”,当指关外四州与天水军。

2。两宋全国的大行政区以宣抚使和制置使管
理全国主要行政大区,如四川、陕西等,宣抚
使是文官,制置使一般是武官(参《建炎以来
朝野杂记。官制二》)。大行政区下面有一条
或几条“路”级行政单位,如四川下面有四条
路:利州府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夔州府
路。路以下地方行政区被划为州县二级,州级
有府、州、军、监之分:重于州者为府,轻于
州者为军。“军”不是军营,大安军在今陕西
勉县大安镇,是南宋保卫四川北境利州东路的
重要驻军和民政地点。

又按南宋王象之《舆地记胜》,利州路自南宋
绍兴十四年被分为东西两路,西路治兴州,即
沔州,东路治兴元府,嘉定以后,四川安抚使
和制置使多坐镇这两处,以措置四川北部的防
务。

3。三关,即鱼关、仙人关、武休关,其中,
鱼关和仙人关属沔州防区,鱼关在今陕西徽县
北;仙人关在今陕西略阳西北,此二关保卫着
古时北线入川的主要通道,即秦岭西麓山口。
武休关属兴元府防区,在今陕西留坝县南,扼
兴元府北通往凤州的支路。

4。关于宝庆三年蒙古侵蜀的详细战况经过,
诸史皆未详载,可参考李曾伯长诗《可斋杂稿。
丁亥纪蜀百韵》,该书收在《四库全书珍本》
里。

5。 参脱脱,《宋史。理宗本纪》和毕沅,
《续资治通鉴。宋纪。卷一六五》。

6。考异,《纲鉴易知录。卷八六》载:宝庆
三年,“蒙古入西和州,知州事陈寅死之。”,
但李曾伯《可斋杂稿。丁亥纪蜀百韵》未载陈
寅死事,又按《宋史。陈寅传》,知陈寅系绍
定初任西和州知府,故可考定绍定四年蒙古军
曾陷关外四州。《纲鉴易知录。卷八六》关于
陈寅死于宝庆三年说误。

7。参脱脱,《元史。按竺迩传》。

8。魏了翁,字华父,邛州蒲江人(今四川蒲
江县),南宋后期最著名的理学家之一,他和
同时期的真德秀一起,上承程朱理学,下启明
代理学。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九经要义》、
《鹤山全集》等。他宦途坎坷,屡遭贬斥和排
挤。为官清廉,以革除弊政为己任。魏了翁具
有强烈的救国、御外、忠君思想,敢于直陈国
事,在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时候,他逐渐滋
长了追求哲理和淡泊的生活志趣,多次辞官回
乡,旋被朝廷徵起。在回故乡期间,他重视家
乡的文化建设,在蒲江创办“鹤山书院”,并
执教其间,他以身体力行来教诲自己的学生和
治下的人民。他穷古博今,自成一家,主张
“道器一致”,体用不二。他在西蜀的传教,
使许多省外学子慕名而来。晚年的魏了翁在出
任湖南靖州(今湖南靖县)知州时,在当地又
建立起“鹤山书院”,和以前的张栻一起,对
于在湖南推广文化事业和传播理学思想作出了
重要贡献。魏了翁卒于任。

9。民国《泸县志》:“隋炀帝大业初,置泸
川郡泸川县。(唐高祖)武德元年,改为泸州。
(北宋太祖)建隆三年,王全斌灭蜀,遂为宋
有,因后蜀之旧仍曰泸州泸川县。。。。(南
宋孝宗)乾道六年,升本路(潼川府路)安抚
使。”

10。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二。泸
州》。

11。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卷一六六》。

12。《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六十六》载绍
定五年(1232 AD)十一月,蒙古遣王楫与京湖
安抚制置使史嵩之会谈夹击金事,史嵩之派邹
伸回报蒙方,双方达成协议,宋以粮草支持蒙
古军队,蒙古则同意在灭金后将黄河以南的土
地归还给宋。绍定六年十月,孟珙按约以米二
十万石接济蒙古塔齐尔部(亦参《元史。太宗
本纪》)。但《元史》并未说和约让宋河南的
事,事实上,南宋方面也不认为蒙古会践约,
但守卫边疆的将帅与宰相郑清之等朝中大臣却
一致认为应该乘机占领黄河南岸以作更深入的
国防屏障。但是,中原由于蒙古、金、李全
(见下节注 4,李璮条)的战争,基本上已经
变成了丘墟,宋军全子才、赵范、赵葵等部,
自淮河岸边向西出发接收所过的州县都绝少人
烟,荒草漫生在县衙大院里,结果迫使宋军不
能就地补充后勤,只能等待从宋境来的粮草。
到达洛阳的宋军的粮食只剩下五天,部队被迫
以蒿草作饼充饥。实际上,在饥饿的条件下,
宋军在与蒙古军作战时表现仍然很英勇顽强,
只因为粮草不济而被迫退出,事见周密:《齐
东野语。端平入洛》取材自当时的随军幕府日
记,又参于忠信:《三京本末》。

13。白水关,在今凤州通往略阳(沔州)的川
陕公路上,仙人关西南20里。

14。青野原,在沔州南。

15。脱脱,《宋史。忠义。曹友闻传》。

16。蒙军端平三年侵占成都后的撤军原因的
另一说是,当蒙军深入到四川腹地以后,驻
守金州(今陕西安康)的宋将和彦威与张珍
率军五千出金州以北的十八谷口山径袭击长
安附近的家计寨,使得蒙古不敢久驻成都,
事见《昭忠录。和彦威》,佚著者名,载
《守山阁丛书》。

17。关于彭大雅修筑重庆城一事,宋史里多
所贬斥,认为彭为加固重庆城,大量聚敛财
富,驱使大批人力,以至民怨沸腾,最后被
理宗罢了官,但若从彭大雅的深谋远虑(注
#2)来看,应该说彭大雅对重庆城修建的成
绩是主要的。

18。常璩,《华阳国志。巴志》:“秦惠文
王遣張儀、司馬錯救苴、巴。遂伐蜀,滅之。
儀貪巴、苴之富,因取巴”,“儀城江州”,
置巴郡,郡治在江州。汉、晋因,梁置楚州,
隋改渝州,北宋称恭州、南宋因。南宋光宗
藩邸,光宗即位后,改称重庆,置府,治夔
州府路,重庆一名沿用至今。

19。南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 AD),朝廷
任命余玠为四川宣抚使知重庆府,从这一年
开始,一直到1278年,凡35年间,重庆第一
次成为历史上四川的政治军事中心。一直到
1278年重庆沦陷于元为止。1363年,红巾军
将明玉珍在重庆称陇蜀王(后在成都称帝)
凡五年,统治全川,后及云南。1937年12月
1日,国民政府迁首都于重庆,称陪都,凡
八年。1949年10月14日,国民政府再迁至重
庆,至1949年11月30日,解放军占领重庆为
止。1949年12月1日,重庆成为西南行政区
首府,兼管四川,至1952年8月12日恢复四
川行政区为止。1997年3月14日,重庆从四
川省独立,成立重庆直辖市,拥有原四川省
重庆市、万县专区、涪陵专区和永川专区。

19。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九,
重庆府》:“彭大雅代之,急城重庆,以御
利、阆,蔽夔峡,为蜀之根柢。狡悍如蒙古,
旦夕不能以得志也,岂非地有所得必争欤!
孙氏曰:‘重庆三面临江,春水泛涨,一望
弥漫,不可卒渡,其出入必经之要道,惟佛
图关至二郎关一路耳。’”

#1。李曾伯,字长儒,理宗淳祐时入仕,官
至四川宣抚使,福建安抚使,资政殿学士,
宋史有传。

#2 邵桂子,《雪舟脞语》:“彭大雅知重
庆,大兴城筑,僚吏更谏不从,彭曰:‘不
把钱做钱看,不把人做人看,无不可筑之理。’
既而城成,僚属乃请立碑以记之,大雅以为
不必,乃立四大石于四门之上,书曰:‘某
年某月彭大雅筑此城,为西蜀根本。’其后,
蜀之流离者多归焉。蜀亡,城犹无恙,真西
蜀根本也。”


加跟贴:
名字: 密码: 按这里注册

主题:

内容:


[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