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

乱侃风景美学

送交者: 愚人2004/02/09 19:11:5 [治生闲话]
回应 江南与西南山水的对比 by 愚人 于 2004/02/09 19:3:13


我以为对风景的感受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本质,一。全人类共同的,这可能是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Karl Jong)叫的“集体潜意识”,这个集体潜意识是人
  类从远古以来,即已经暗藏在思维活动里,除了精神病人以外,正常人都具备
  的,可能来自于猿人转化之初或更早,原因大概是对生活环境的选择,比如在
  充满绿色的植物环境里,人就有欣慰的快感,那是因为在远古时期,生活在绿
  森林里的人才能找到食物,又比如为什么孔子要强调“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相信孔夫子爱的“山”是绿葱葱的山,其实是孔夫子潜意识里有其祖先爱充满
  着食物的青山,他故弄玄虚,将其扯到“仁”上去了。爱水也如此,只有水,
  生物才能生存,潜意识里怎么不爱水?特别是汪洋无际的一片大水!他又把它
  扯到智慧上去了,当然,硬要扯上智者爱水,也是可以的,智者没有水怎么思
  维?怎么才出智慧,所以现代智者--教授们、科学家们成天抱着一个茶杯,就
  是爱水的表现。
  
  那为什么有人,特别是文学家、诗人要欣赏既无青山,又无绿水,黄沙漫漫的
  沙漠?他们偏欣赏它,如W。H兄说的,那是他们自己,或者如红姑说,那是他
  们的心情,我们没办法改变。鄙人的看法是,这种心情已经不属于咱上面阐述
  的先天潜意识美学观了,而应该属于文化美学感受观。
  
  文化美学感受观不来自人天生继承的祖上的美学感受,而是后天学习到,然后
  被沉积到思维的低层,形成后天潜意识美学意识,弗罗一德谈的大约都是这个
  层次,不象他的学生荣格那样谈。
  
  这就是古北兄、YXX君所谈到的对中美风景感受不同的原因,或者如余秋雨说
  的,他在西湖里游泳,从唐朝的岸边下水,游过了宋朝的水面,就是说,我们
  自小从祖国文化教育的背景,不止因为文化背景下面对风景美的直接概念的灌
  输,这样的灌输很多,如诗里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而且
  有间接的影响,比如看见西湖,便潜意识里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或者
  更深远,潜意识里自动调出了吴越春秋,调出了苏小小,调出了武林旧事,把
  它们摆在你的感觉思维的底层,你思维时,虽然不直接调动这些子程序,但是
  总会携带一些其中的概念,所以美了!
  
  有些这样的风景美感不一定要正儿八经的读书,吟诗谈风月才会有,否则一般
  普通非文人怎么喜欢故国山河?那是因为你去感受杭州风景或江南风景,或中
  国风景时,你的童年最清晰的记忆里的潜意识被调动出来了,同上分析,也便
  感到了美。
  
  因此,因为我们没在美国呆过童年,所以它的风景再好,潜意识里没有子程序
  先调出来,所以就没有YXX说的MOTHER’NATURE,于是只剩下了第一方面和我
  下面要讲的第二方面的一部分,自然比对中国的风景感觉缺少了一部分,除非
  老美风景里第一部分高度鲜明,压住了你在中国看的有母亲本质的风景,那时
  你才会说某些美国风景比中国某些风景好,也确实有这样的地方。
  
  风景感受的第二方面还有一部分,这部分来自对非风景的概念升华。比如沙漠
  风景感受,它肯定不具备先天潜意识风景意识,它对那些没有读过“大漠孤烟
  直”的人来说,也不具备文化修养直接的陶冶,它可能确实对一些这样的人意
  味着“美”,什么美?
  
  悲壮的,苍凉的美。
  
  这显然已经来自对生活里的一些抽象概念,如上面说的“悲壮”、“苍凉”的
  升华,升华以后再用到对沙漠风景的体会上。
  
  


加跟贴:
名字: 密码: 按这里注册

主题:

内容:


[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