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

哎呀,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

送交者: 云儿2003/12/27 12:26:27 [治生闲话]
回应 格篇科普哥猜来西,罚侬证一遍勿动点定理,好好杀伊个鸭污卵! by 绘里 于 2003/12/27 8:52:44


“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相互合谋(串供)时,才可以得到最短时间的监禁的结果。”

这位孙先生若是读了下面这篇,大概就不会如此写了,呵呵

========================
爱情故事中的“囚犯困境”
·云 儿·

  现代经济学里,博弈论(Game Theory,又名对策论)已经
成为十分标准的分析工具。博弈论这门学科,开山鼻祖是数学家、计算机的
发明者冯·诺意曼(John von Neumann)。1944年他
和普林斯顿经济学家Morgenstern合写了一本书,《博弈论和经
济行为》,正式奠定了现代博弈论的基础。正如书名所所示,两位作者企图
以此理论来系统地研究人类的经济行为。不过,这一目标,要到十几年后,
非零和博弈理论、特别是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论获得了充分发展,才成为现实。

  非零和博弈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囚犯困境。 1950年, 数学家塔克
(Albert W. Tucker)任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在给一大
帮心理学家作讲演时,为了讲解博弈论的分析难点,他用两个囚犯的故事,
将当时专家们正研究的一类博弈论问题,作了形象化的包装。这个包装显然
极为成功。从此以后,类似的博弈问题便有了一个专门名称  “囚犯困境”。
借着这个凸出的故事和名称,“囚犯困境”广为人知,在哲学、伦理学、社
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乃至生物学等学科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塔克的故事,从抢劫开始。两个家伙,就叫张三和李四吧,合伙抢了珠
宝行,却在离现场不远的地方被逮。他们被关进分隔的牢房。检察官分别告
诉他们:如果两人都不坦白,他们会因非法携带枪支的罪名各判刑1年;如
果其中一人招供而另一人不招,坦白者作为证人将不会被起诉,另一人将会
被重判15年;如果两人都招供,则两人都会以抢劫罪名各判10年。我们
可以用下面的矩阵表达各种可能的结果。每个方格里面的一对数字,逗号左
面表示张三的服刑年数,逗号右面是李四的刑期。


            李四
        拒 认    招 供
      ·——————————————·
   拒认 | 1,1  | 15,0  |
张三    |------+-------|
   招供 | 0,15 | 10,10 |
      ·——————————————·

  张三和李四都十分精明,而且都只关心减少自己刑期,并不在乎对方被
判多少年。张三会这样推理:“假如李四不招,我只要一招供,立马可以获
得自由,而不招却要坐牢一年,显然招比不招好;假如李四招了,我若不招,
则要坐牢15年,招了只坐10年,显然还是以招认为好。可见无论李四招
与不招,我的最佳选择都是招认。这是招了吧。”

  自然,李四同样精明,也会如此推理。于是两人都作出招供的选择,这
对他们个人来说都最佳的,即最符合他们个体理性的选择。照博弈论的说法,
这是本问题的唯一平衡点。只有在这一点上,任何一人单方面改变选择,他
只会得到较差的结果。而在别的点,比如两人都拒认的场合,都有一人可以
通过单方面改变选择,来减少自己的刑期。

  现在问题来了。两个人都招供,并不是集体最优的选择。无论对哪个人
来说,两个人都不招供,要比两个人都招供好得多。最符合个体理性的选择,
却是集体非理性的。

  自从这个“囚犯困境”问世以来,围绕它的含义涌现了大量的文献。其
中似是而非的解释,与完全错误的理解,不可胜数。误解之一,认为囚犯悖
论是自私自利的结果。如果个人作决策时多考虑别人的利益,就不会去选择
损人利己的策略,比如为了自己脱罪而招供别人,如此则能避免囚犯困境。
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人人都不自私,这世界该是多么美好!

  面对这样的感慨,我建议他们去读一个爱情故事。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

  新婚不久的吉姆和德儿,很是穷困潦倒。除了德儿那一头美丽的金色长
发,吉姆那一只祖传的金怀表,便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们引以为傲了。
虽然生活很累很苦,他们却彼此相爱至深。每个人关心对方都胜过关心自己。
为了促进对方的利益,他们愿意奉献和牺牲自己的一切。

  话说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小两口都是身无余钱。为了让爱人过得好一点,
每个人还是想悄悄儿准备一份礼物给对方。吉姆卖掉了心爱的怀表,买了一
套漂亮发卡,去配德儿那一头金色长发。德儿剪掉心爱的长发,拿去卖钱,
为吉姆的怀表买了表链和表袋。

  最后,到了交换礼物的时刻,他们无可奈何地发现,自己如此珍视的东
西,对方已作为礼物的代价而出卖了。花了惨痛代价换回的东西,竟成了无
用之物。出于无私爱心的利他主义行为,结果却使得双方的利益同时受损。

  读到这里,很多人想必已经猜到,这是欧·亨利的小说,《麦吉的礼物》,
本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标题中的“麦吉”(Magi),指《圣经》
里来自东方的智者,属于特别聪明的那种。他们看到耶稣诞生的星象,长途
跋涉赶到伯利恒,拜见那个躺在马槽里的婴儿,献上他们的礼物。据说,圣
诞节互致礼物的习俗,便是他们的遗风。欧·亨利写道:“聪明的人,送礼
自然也很聪明。大约都是用自己有余的物事,来交换送礼的好处。然而,我
讲的这个平平淡淡的故事里,两个住公寓的傻孩子,却是笨到极点,彼此为
了对方,白白牺牲了他们屋檐下最珍贵的财富。”从这段文字看,欧亨利似
乎并不认为这小两口是理性的。

  确实,光看结果,不能说他们的行为有理性。但这不是博奕论的观点。
且让我们暂时抛开爱情的温馨,单从利益的角度来解读。我们假定,他们每
个人,与前一故事中的囚犯截然相反,有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偏好
系统,毫不考虑自身利益,专门谋求别人的幸福。这样,个人选择付出还是
不付出,只看对方能不能得益,与自己是否受损无关。以这样的偏好来衡量,
最好的结果自然是自己付出而对方不付出,对方福利得到增进;次好的结果
是大家都不付出,对方不得益也不牺牲;再次的结果是大家都付出;最坏的
结果是别人付出而自己不付出,靠牺牲别人来使自己得益。遵循前述普及版
囚犯博奕的惯例,我们可用数字来代表个人对这四种结果的评价:第一种结
果给3分,第二种结果给2分,第三种结果给1分,最后那种给0分。于是,
我们得到如下的博奕矩阵:


           德 儿
        不付出   付出
      ·———————————·
   不付出| 2,2 | 0,3 |
吉姆    |-----+-----|
    付出| 3,0 | 1,1 |
      ·———————————·

  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囚犯困境:无论对方选择付出,还是选择不
付出,个人自己的最佳选择都是付出。然而这并不是对大家都有利的选择。
事实上,大家都选择不付出,明显优于大家都选择付出的境况。从这个意义
上讲,这一对深具爱心不求利己的情侣,与正版囚犯博奕中精于算计专门利
己的罪犯一样,都作出了最符合个体理性的选择。他们遇到的问题完全是同
构的:最符合个体理性的行为,却不符合集体理性。

  可见,无论是情侣还是罪犯,无论是利己还是利人,都可能陷入囚犯困
境而难以自拔。欧·亨利是意识到这问题的,所以才称这两人为笨到了极点
的傻孩子。

  然而紧接着,欧·亨利笔锋一转,写道:“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
这小俩口是最聪明的。在一切馈赠又接收礼品的人当中,像他们小俩口这样
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

  物以稀为贵。在这个世界上,一旦物欲横流,真情越来越稀缺,那么,
情义的价值,也就相对地大幅度上升了。在欧·亨利眼中,吉姆和德儿礼物
中所表达的爱意,是无价之宝,远高于任何物质上的损益。他们的无私的送
礼行为,本身就在创造价值,足以补偿利益的损失还绰绰有余。吉姆和德儿,
不仅是聪明人,而且,“他们就是麦吉。”这就是欧·亨利的结论。

  他的结论,自然只是相对而言。这故事还有另外一面,是再温馨的柔情
蜜意都无法掩没的。这就是它所揭示出的冷冰冰的逻辑:一个毫不利己专门
利人的社会,同样无法避免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自私的社会有“囚
犯困境”,无私的社会也有“麦吉困境”。象其他物品一样,无私和真爱,
也服从边际效用递减律,只有在特别稀缺的时候才显得特别可贵。假如人人
都不自私,“麦吉困境”所造成的利益损失,分量就会大大上升,无法再用
真情来补偿。这样的社会,很难说就一定更美好。

〔1999年8月5日首发于“新观察”论坛〕



加跟贴:
名字: 密码: 按这里注册

主题: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