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

ZT 王力雄:网上签名的技术思考

送交者: 高寒2004/01/30 22:56:45 [转型之路]


【编者按】

王力雄先生从实际操作角度就网络签名提出的这份构想,已经快一年了,可奇怪的倒是响应者居然寥寥无几,尤其是那几大人权、民运资源占有者,对此竟然表现出奇特的冷漠。根据自己去年前前后后参与过的五次签名活动——三次营救刘荻、一次SARS、一次尚在继续中的营救杜导斌——的经验来看,我认为,王力雄先生在本文中所提出的构想,在操作上和技术上均是可行的。

网上签名,其要害是一种网上示威。它看似无声、却胜似有声。当签名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有了一定的声势,那种虽看不着、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强大的无形民众压力,则是一定会让你的抗议对象感受到和体会到的。它的成本低、风险低、易操作、可持续、范围广、影响大等优势,为非暴力抗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卓有成效的高新技术手段。可以预见,对于处在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民主转型之路,这网络签名,将会越来越举足轻重地发挥它的动员民众功能,将会在方兴未艾的中国民间维权活动中发挥其先锋作用,也将会产生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的政治互动。而民间的维权力量,也会在一次又一次的网上签名实践中,逐步地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程序和行动策略,从而将当代非暴力抗争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从这种意义上说,2003年发生的几次网上签名,还不过只是中国民间维权活动的一些热身练兵而已。

当然,去年所发生的几次民间维权网上签名活动,还几乎都是靠临时形成的义工团体来运作的。实践证明,要发动和协调好具有一定规模的网上示威,仅仅靠义工运转已经很不够了。它需要专业化的高效率的有公信力的协调班子与广大义工团队的紧密合作,从而形成某种互补优势。或许,这就是我从去年参与的几次网上签名活动中的一点经验之谈吧。

--高寒



目前网上签名之所以形不成促使当局回应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签名数量不够。举例说,一百万人的签名和一百人的签名,效果肯定不一样。即便当局对一百万人的签名仍然可以不理,但那种不理的性质和不理一百人签名的性质已经不同,在世界面前的形象也会不一样。

中国有三千万网民,可以波及上亿人,以互联网的便捷与自由,应该能给大规模民意表达提供技术可能。因此,下一步从事网上签名,应该摆脱目前的模式,而转向对扩大签名规模的努力和推进。

在不允许以集会、游行方式表达民意的中国,如果利用网上签名形成一个“虚拟广场”,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手段,将有很大意义。而这种意义能否实现,关键就在于形成签名规模。


● 网上签名何以方兴已衰

借助互联网的便捷,网上签名可以达到共同表达意见,又能避免当局对体制外组织与串联的限制,因此得到普及,但不到一年时间,已开始有衰落迹象。

总结原因,一是网上签名往往限于狭小群体,很多签名只是不断重复同样姓名,从而使网上签名成为精英活动,而非公民行动。

二是没有作用。如果说网上签名的方兴阶段尽管当局不予理睬,但还能引起公众注意的话,随着签名活动不断增加,公众也开始失去兴趣。

三是出现纷争,导致推动网上签名活动的动力逐步丧失。


● 人数是网上签名的价值所在

网上签名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认为不是表达观点,因为不以共同签名的方式,一个人写文章照样可以表达观点,也照样可以在网上传播。之所以需要共同签名,目的在于形成群体的份量。而这种份量,无疑是签名的人数越多,份量也就越大。

目前网上签名之所以形不成促使当局回应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签名数量不够。举例说,一百万人的签名和一百人的签名,效果肯定不一样。即便当局对一百万人的签名仍然可以不理,但那种不理的性质和不理一百人签名的性质已经不同,在世界面前的形象也会不一样。

中国有三千万网民,可以波及上亿人,以互联网的便捷与自由,应该能给大规模民意表达提供技术可能。因此,下一步从事网上签名,应该摆脱目前的模式,而转向对扩大签名规模的努力和推进。

在不允许以集会、游行方式表达民意的中国,如果利用网上签名形成一个“虚拟广场”,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手段,将有很大意义。而这种意义能否实现,关键就在于形成签名规模。


● 网上签名规模的瓶颈

目前在国内进行网上签名,串联的手段(邮件串联、论坛发布等)基本够用,障碍主要在于对签名的“汇总”。因为只要是大规模签名,必须有公开宣布的固定邮箱或网站接受签名,然而无论这种邮箱或网站是设在国内还是国外,被“有关部门”截断和封杀都是易如反掌。这一性质决定了签名发起者只能在其私人联系中寻找联署者,圈子狭小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目前网上签名的问题大都由此引起。因为签名规模无法扩大,拉名人成为一种加重份量的策略,从而强化了签名活动的精英色彩。而精英之间在派别、理念、个性等方面的分歧,又是导致对签名内容产生纷争的原因。

如何克服签名汇总的障碍,是实现大规模网上签名的关键。


● 网上签名的汇总应该在海外

接受签名的邮箱设在国外,国内有关部门是无法直接干涉的,但能切断对邮箱的发送渠道。解决这个问题,只要签名者不直接发信给接受签名的公开邮箱,而是先把签名信发给海外其他邮箱,通过其转发,就可以避开国内的阻截。

这种帮忙转发的海外邮箱一般只能通过私人关系去找,很多人在日常联络中不见得有如此关系,但是利用网络功能,各自想法建立起这样的关系应该并非难事。

下一步是对接收到的签名进行备份、整理、检查、统计和公布等,这种汇总工作是国内人士无法从事的,因为国内与邮箱的沟通可以被监控和干扰,甚至从事汇总的人会受到直接威胁。

这就需要海外有人承担这种汇总工作。对于大规模签名,因为延续时间长,工作量较大,同时邮箱可能受到恶意攻击,需有足以对付的技术能力,因此一般只有社团机构或义工组织才足以担负和坚持下去。

在对签名汇总之后,应该把所有签名按时间顺序动态地公布于一个(或多个)网站,这种公布应能长期保留,供人查询。同时,还要随时公布新增签名人数、累计人数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

公布签名的网站国内一般无法看到,因此还需要海外承担汇总的人士通过电子邮件向所有签名者随时报告进展情况,这些报告会通过国内论坛的转发而被广泛知晓,进一步推动签名规模扩大。


●“签名汇总中心”的设想

实现上述的海内外联手,可以是针对特定签名活动的一次性合作。实现一次性合作需要签名发起者主动寻找海外合作伙伴,还需要双方往返讨论达成合作方式——这在目前国内条件下并非易事,且比较容易成为“有关部门”加罪的把柄。

另外,一次性合作者往往缺乏相应经验、能力与资源,容易造成混乱和纠纷,甚至导致半途而废;同时,一次性合作者之所以愿意合作,往往是出于对签名内容的认同,因此在他人眼中有预设立场,不易获得公信力。

如果能够成立一个民间机构,对国内的各种签名活动提供专项服务,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不过,为具有广泛性和公信力,这一机构应避免独特的政治立场或政治背景,也不应该隶属于其他政治组织和派别。它需要建立一套广为人知的规则与程序,拥有接收签名邮件的不变邮箱(可以是多个)和公布签名的专用网站,并形成分类、甄别、统计签名的程序,而对签名的内容则不施加限制。

这样一个“签名汇总中心”有无可能建立?我个人认为,从需要的资源和技术条件而言,其实都没太大困难——今日的互联网技术可以让一个人办出一份“发行”百万份的“日报”——而仅仅取决于有没有肯于承担的人。

承担这种事无疑需要有“奉献”精神,但只要能把事情做起来,是可能获得支援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调查机构,具有更大的空间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 网上签名的“自动化”

有了这样的“签名汇总中心”,国内的签名活动就有了随时“自动启动”的可能。任何人的任何意见,都可以写成征集签名的呼吁书,只需附上“签名汇总中心”的邮箱、网站和相应规则,就可以把呼吁书贴上国内网站,而不需要再去做其他工作。对其呼吁的响应者则通过海外其他邮箱转发自己的签名邮件就可以了。

毫无疑问,这会造成签名呼吁泛滥的现象,但是并不会带来麻烦。例如可考虑设定一个基数,一定时间收到的签名邮件没有达到基数,“签名汇总中心”就不会启动配合其汇总流程。而如果该呼吁书能在网上不胫而走,获得足够的签名响应,就说明它提出的问题被社会关注。这是一种自动过滤机制,属于“泛滥”之列的签名呼吁会被这个过程自然淘汰。

这种可以自动启动的签名将不再是精英主导,而是普通公民的行为,随着签名规模的扩大,汇聚成民意。“签名汇总中心”需要随时把签名的统计结果通过电子邮件向签名者通报,再通过他们继续扩大影响。


● 网上签名的真实性及其甄别

我一直主张网上签名应该用真实姓名,因为那才会成为具有责任性的公民行为。姓名的真假固然难以检验,一种保证方法是签名者同时送交其身份证(或护照)号码。当然号码也可以伪造,不过利用号码的唯一性和编号规律,再加上送交签名的邮箱地址等,可以通过电脑排查进行一定剔除。

问题在于很多人会对提交(尤其是公布)身份证号码有顾虑,因为号码可以透露如年龄、户口所在地等个人信息。只有逐步培育起“签名汇总中心”的公信力,以及采取防止个人信息泄漏的措施,才能逐步打消人们在这方面的顾虑。在开始阶段,可能还不适于要求人们提交身份证号码,而只要求签名者提供真实姓名和居住地区就可以。好在这种签名并无利可图,一般不会有很多人进行恶意伪造。

“签名汇总中心”需要对所有的签名邮件留底备查,在出现纷争和质疑时提交审核。


● 我的抛砖引玉

我提出这样的设想,并不认为会像说的那样良好运转,尤其在开始阶段,肯定会出现种种问题。只有经过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直到形成广为人知的规则、公信力与操作能力后,这种机制才会进入真正可行阶段。

我把这个设想放在网上,目的是做一种尝试。中国国内的民主进程,需要海外的中国公民参与,共同努力。这个方案具有国内公民和海外公民缺一不可的互补关系。我希望海外公民中有人能够承当。

我出这种主意,不是与中国政府为敌。民意无处表达的问题在中国不是今天仅有,也不可能一下改变。如果出现这样一种机制,等于增加一条了解民意的管道,对政府未尝是件坏事。最主要的,这是一种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兴趣,集思广益,从而产生更多更好的主意。上述方案很可能不会被付诸实施,其意义只在于提供一个思路——搞网上民主,需要我们更多地考虑技术层面的细节。

2003-5-21北京






加跟贴:
名字: 密码: 按这里注册

主题:

内容:


[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