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

【台独历史家】李筱峰:《历史回顾:画说“二.二八”》

送交者: 民主通讯2004/02/25 19:51:57 [独立评论]



历史回顾:画说“二.二八”

李筱峰


┌────────────────────────────┐
│ 台湾“2.28”事件57年周年将至,而“‘2.28’全台百万 │
│ 人手护台湾”活动早在媒体报端沸沸扬扬。1947年2月28日  │
│ 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矛盾冲突的尖锐和惨烈程度,令老 │
│ 一辈台湾人至今难忘,令其子辈耳熟能详,甚至对台湾人民 │
│ 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性格”,包括目前对台海 │
│ 两岸问题的心态,都影响至今。由于“政治”原因,    │
│ “2.28”真相曾一直被当时矛盾的胜方──国民党政府控  │
│ 制而低调了50年,许多史料即使现在仍有待整理。许多海外 │
│ 中文读者(尤其大陆留洋同胞)有兴趣更多了解“2.28”  │
│ 的历史。经台湾友人推荐,有幸得到作者许可,在此为读者 │
│ 们转载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李筱峰教授的文章。文中作者观点 │
│ 不代表《大纪元》。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一段真实的台湾历 │
│ 史,以及它在当前台湾民众心中的真实烙印,我们全文转  │
│ 载。                         │
│                  ──《大纪元》编按 │
└────────────────────────────┘

发生在1947年2月底及3月间的“2.28”事件,是台湾历史上伤亡惨
重、影响深远的大事件。做为台湾的子弟,有义务要了解它,并记取
历史的教训。

§§憧憬新时代

1945年8月6日及9日,盟军的两颗原子弹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开
花。1周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日本的投降,不是向中华民
国投降,而是向联合国盟军投降,联合国最高统帅再指派中国战区最
高统帅蒋介石接受日军在中国战区的投降。台湾就在这种情况下,由
蒋介石派员接管,实际上,那是一次暂时的军事占领,但是,当时大
家都毫无怀疑地称之为“台湾光复”。

“台湾光复”虽然在程序上没有经过台湾住民的同意,但是就实际民
情来看,当时一般台湾人民对于“光复”大多抱持欢迎的态度,并以
中国大陆其他地区没有的热烈心情,迎接来自大陆的国民政府。例
如,曾经在日本时代从事抗日社会运动的人士,如陈□、叶荣钟等
人,筹组“欢迎国民政府筹备委员会”,在各地张灯结彩,以迎接国
民政府;全岛各大市镇都有当地青年自动自发组织地方团体,用来维
持地方秩序,保护日本留下的敌产,以便让国民政府能顺利接收。

§§“新总督府”

尽管台湾人民欢天喜地迎接“光复”,欢迎新来的“祖国”,但是新
来的中国政府却以“征服者”的态度对待台湾。首先,国民政府在台
湾设立了一个和中国大陆各省不一样的制度,叫做“台湾省行政长官
公署”,做为统治台湾的总机关。这个机关拥有行政、立法、司法、
军事各项大权,齐集一体,好象日本时代的总督府的翻版,延续了类
似日本时代的殖民体制。因此,许多满怀期待与理想的台湾知识分
子,看到了这种体制的出现之后,都失望地戏称它叫“新总督府”。
担任台湾行政长官兼台湾警被总司令的陈仪,则被称为“新总督”。
战后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项资源,几乎垄断在这种所谓“新
总督府”的体制下,也为1年4个月后的“2.28”事件埋下了伏笔。

国民政府接管台湾后,首先让台湾人民立刻感受到的是政治上的全面
垄断、特权横行、贪污腐败,而且外行领导内行。

§§唐山客宝岛行大运

国民政府虽然名义上给台湾人参政的机会,而实际上却以“台湾没有
政治人才”为藉口,甚至以“台胞不解国语国文”为理由,把许多受
过良好教育的台湾人排斥在中高级职位之外。因此战后的台湾,重要
的职位几乎由来自大陆的人士所垄断。例如,在台湾省行政长官公暑
的21名高层人员中,只有1名台省籍人士(他是教育处副处长宋斐
如,而且,不幸在“2.28”事件中也被杀害了)。再者,在长官公
属的316名中层人员中,台省籍人士只有17人,其余299名都是大陆人
士。于此可见,战后大陆人取代了日治时代日本人在台的统治地位,
让满怀期待的台湾知识分子开始感到失望。

大陆人士垄断权位之后,紧接着是牵亲引戚的群带关系开始出现。中
国文化中的“家族政治”的特色,开始在台湾岛上“光复”了。例
如,台中地方法院50名职员中,有一半职员是院长的亲戚;花莲法院
也类似如此;农林处检验局局长叶声钟,一上任之后,把一位具有30
年经验的台省籍技正范锦堂弄走,然后以局长的二房姨太太谢吟秋来
补缺;高雄有一所学校,新任刘姓校长上任之后,竟然聘用了一位不
识字的老师,原来这位不识字的老师是校长的岳父大人。这种现象,
在日治时代是不大可能发生的。

令台湾人更不平的是,同一个单位、同一个级职、同样的工作,大陆
人领的薪水,往往是台湾人的两倍。他们美其名说是“偏远地区”的
“加薪”。日治时代也有这种差别待遇,但差别尚没有这么大。

差别待遇还不要紧,外行领导内行才更叫人咄咄称奇。在大陆上不熟
知甘蔗、蔗糖的人,来了台湾可以当起糖厂的主任、厂长;在大陆上
没有看过火车的人,来了台湾可以当铁路局的课员,1个月薪水600
元,远超过1个月只领400元、拥有10几年铁路经验的台籍副站长。

§§“五子登科”的“劫收”

以上的不平与不公,都还不是最严重的。最让台湾人民不能忍受的
是,官场上的贪污腐化。按中国在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一些接收人
员到光复区专接收金条、洋房、汽车、高位,和小妾,中饱私囊,民
间讥称他们“五子登科”(五子是:金子、房子、车子、位子、女
子)。来到台湾的接收人员,也有不少“五子登科”的人。廖文奎博
士曾沉痛指出:“接收及行政人员,多系贪污之流…,或公财私用,
或敌产擅卖,或浮报不实,人在台省,心在上海赌场,全无节用爱
民,经国济世之举措,其腐败卑劣每非台胞所能想象者。”所以当时
台湾民间把“接收”称为“劫收”。“劫收”后的政治,贪污腐败之
风,让台湾同胞开了50年未开之眼界。1946年1月底到2月上旬的《民
报》上,有关贪污的新闻,就有6件之多,平均2天1件,这些叫人目
不暇给的丑闻,令台湾人痛心疾首。

§§“掠夺”式的经济

在经济方面也同样全面的垄断。代表着当时统制经济的两个机构,一
为专卖局,一为贸易局。行政长官公署继承日治时代的专卖制度,对
樟脑、火柴、烟、酒、度量衡等用品全部纳入专卖制度;另设贸易
局,垄断了全台的工、农产品的购销和输出。公营事业又无限扩大,
远超过日治时代的独占企业。“省内复员人数日增月加,公营生产事
业又因用事不得其人,致使各业半身不遂,因之失业者之数不能胜
算。物价因官僚资本的剥削和台币的乱发,一涨再涨,甚致不知其终
止点。以往以产米和糖闻名于全世界的台湾米、糖价,反比上海、香
港、厦门等地还贵。结果民生涂炭,民不聊生……。”总之,“光
复”后的台湾人民,生活更加窘困,诚如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F. H.
Michael和G. E. Taylor在其合著的”The Far East in the Modern
World”一书中所说的:“那些几乎为全岛经济命脉所系的日本企业,
被纳入政府的专卖组织,并由大陆来台的中国人充任其中,台湾的财
富受到有系统的掠夺(Looted),生产力大降,稻米顿然短缺。对台
湾人来说,他们立刻感觉到,少数的中国官员将独占岛上的经济
……”

§§官兵变强盗

由于经济萧条、民生凋敝,因而社会上盗贼四起。尤其是“由内地来
的同胞,常结党成群,各处劫夺财物”(见1946.10.28《民报》设论
《要预防年底的危机》)而更令台湾人民痛心疾首的是,派驻在台湾
的军队,纪律败坏,经常欺扰人民,当时的军纪到底如何败坏?且看
当时担任宪兵第4团团长的高维民,对当时军纪的一段回忆:

  “25日接收以前,我便装到台北各地走过,发现这个地方秩序井
  然,现象真好,并从新职人士中得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商店订价后不作兴讨价还价,店东可说是童叟无欺,对每个人都
  很和蔼、诚实。风气太好了,我非常感动。但是70军的部队实在
  太糟,该军在基隆未下船前,虽有零星上岸,披着毯子,拖着草
  鞋,随便在船边大小便者,而因范围小,影响不大,正式下船
  时,虽然整队而行,其服装破烂,不堪入目,于夹道欢迎的人群
  中,顿使台省同胞失望,……70军是先我1周来台的。这些兵于
  10月25日开始接收之日放出来以后,问题多了。……〔中略〕当
  时台胞普遍都骑脚踏车,譬如到邮局办事,都把车停在邮局前面
  的车架里,那些兵一看没锁,也没人看,骑了就走。〔中略〕那
  时候没铁门,也没有围墙,只是用几块石头,围成院子种些花
  草,也有少数士兵一看屋里没人,跑进去拿东西,这在过去从来
  没有的。还有,不守秩序,他们习惯的坐车不买票。搭火车不走
  正门,从栅栏上就跳进去;上车也不走车门,从车窗就跳进跳
  出。当时只有一家大陆口味的大菜馆蓬莱阁,该军一少校参谋吃
  饭时,对女招待动手动脚,惹起反感,乃开枪示威。”(高维民
  口述,福蜀涛记录,《台湾光复初时的军纪》,载《中华杂志》
  25期,1987。)

随70军来台的军人作家张拓芜说,台湾民间称70军为“贼仔兵”。且
听张拓芜对这群所谓“贼仔兵”的一段叙述:

  “台湾在日本统治之下其最大的成就是夜不闭户的良好治安,以
  饲养的家禽来说,居民都是一笼笼,一篓篓放在自家门外,和脚
  踏车一样从来不加锁的,也从来没有遗失过。然而自从这个中央
  军进驻以后,鸡笼、鸭篓以及脚踏车甚么的便时常无故失踪。
  ……”(张拓芜,《我走过那段岁月-“二.二八”事件的回
  忆》,载《大成报》,1990.11.21副刊。)

这些鱼肉人民的军队,正是1年前台湾民众热烈迎接的“祖国”的部
队,怎不叫台湾人民从原来陶醉在“光复”的气氛中,猛然惊醒呢?

国民政府接管台湾第2年,社会治安严重恶化,1年之间刑事案件增加
28倍。1946年,台湾社会经常发生军警与民众冲突事件,这些事件,
随时都有可能引爆成大规模的骚动。

§§分道扬镳的历史轨迹

台湾人原以为同文同种的中国,是心目中可以托付的祖国,没想到,
真正的中国降临台湾后,他们才发现这个中国与心目中的“祖国”相
差甚远,简直难以适应。其实,台湾与中国在近代的发展上,有着相
当不同的历史轨迹。台湾的历史上充满着海洋文化的特性,海岛贸易
的商业根性很强,尤其自清末刘铭传推行新政以来历经日本50年的发
展,台湾在近代化的脚步上,超前中国大陆很多,两个社会发展的差
距甚大。试举数例说明:1936年全台人口仅是中国人口的1.2%,却使
用其23%的电量容量装置。1943年一个台湾人平均使用的电量,是一
个中国人平均使用电量的233倍;若以学龄儿童的就学率来比较,
1943年的台湾是71.3%(山地更高达86.4%),同年的中国只有43%左
右(这个数字还可能比实际偏高)。从这些比较,可知两个社会发展
的差距甚大。至于价值观念、生活习惯之差异,更不再话下。因此两
个性质不同的社会硬将他们“统一”在一起,便很容易产生摩擦,引
起冲突。所以,“2.28”事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绝非偶
然。

§§事件由香烟引爆

1947年2月27日傍晚,专卖局台北分局缉私员傅学通等6人在台北市太
平通(今延平北路)一带查缉私烟,查获中年寡妇林江迈于天马茶房
前(地址在今延平北路与南京西路交叉口附近)贩卖私烟,查缉员欲
没收林妇烟摊的香烟及身上的金钱,林妇不让他们没收,苦苦哀求,
查缉员以枪管敲打林妇头部,致林妇头部出血晕倒,围观的民众群情
激愤,向查缉员理论抗议,查缉员一边奔逃,一边向民众开枪,不幸
击中1名旁观的市民陈文溪(延至隔天不治死亡)。民众更加气愤,
包围警局和宪兵队,要求交出肇祸的人法办,但没有结果。

§§全台蜂起

28日上午,群众赴专卖局抗议,冲入台北分局,将许多文卷、器具掷
出到马路上焚烧,并且打伤3名职员(一说死1人)。下午,民众集结
于行政长官公署前广场示威请愿,不料公署阳台上的宪兵用机枪向群
众扫射,死伤数十人。至此,势态一发不可收拾,全市骚动,商店关
门,工厂停工,学生罢课,警备总司令部宣布戒严。由于青年民众进
入广播电台(位置即今台北市“2.28”纪念馆)向全省广播事情发
生的原委,并呼吁各地民众起来响应,3月1日起,事件迅速扩及全
台,全岛各大市镇皆发生骚动,愤怒的民众攻击官署警局,殴打大陆
人,发泄1年多来的怨懑,陈仪宣布戒严,军宪则开枪镇压民众,双
方伤亡频频传出。各大城镇的青年、学生,及退伍军人组成的临时队
伍,试图控制军警单位的武器弹药,但他们大都是临时起事的乌合之
众。较具规模的是活跃于台中一带的“27部队”(以事件系2月27日
发生而得名);而较激烈的冲突,则是发生在嘉义水上机场包括阿里
山邹族原住民及平地汉人组成的民兵与驻守机场的国府军的的攻防
战;高雄市内火车站附近也有青年学生与国府军队之间的对抗。

§§在协商桌上

3月1日,由国民参政员及省参议员等民意代表组成缉烟血案调查委员
会,推派代表谒见行政长官陈仪,并建议组织“‘2.28’事件处理
委员会”,陈仪应允,于当日17时在电台广播称:一、立即解除戒严
令;二、开释被捕民众;三、禁止军警开枪;四、官民共组处理委员
会。

3月2日,以民意代表为主体的“2.28”事件处理委员会在中山堂开
会,公署亦派有5名官员参加。会中并决定变更该会组织,增加阵
容,容纳商会、工会、学生、民众各方代表。会议进行时,场外仍频
闻枪声,于是有人提出非难,认为开枪均由警察大队所为,因而一致
要求立即解散警察大队,但没有结果。

3月3日,改组扩充后的处理委员会再开会,商定军队于18时撤回军
营,地方治安由宪警和青年学生组织治安服务队维持。

3月4日,处理委员会决议再扩大组织,在各地组织分会。推派代表往
见警总参谋长柯远芬,要求禁止部队再出现街头。并向省内外广播事
件经过,表示本省同胞只要求政治改革,并无其他任何目的。

3月5日下午,“2.28”事件处理委员会正式通过组织大纲,明白揭
示“改革台湾省政”的宗旨。而全省各县市以各县市的参议会为主体
的“2.28”事件处理委员会的分会,也已纷纷成立,争相开会讨
论,并提出改革政治的要求。

行政长官陈仪,对于处理委员会提出的政治改革,表面上虚与委蛇,
宣称民众如有任何意见,可经由处理委员会反映,他会尽量接纳改
进;但一方面却打电报向南京请兵来台。

由于有处理委员会的居间协商,呼吁各地民众不可胡乱殴打外省人,
所以到了3月5日,各地骚动(除嘉义一带)已逐渐平息。但是,南京
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听信在台军政特务人员的一面之词,完全不理会
台湾民间团体代表的上电请愿与建议,在势态已逐渐平息的3月5日,
却贸然决定派兵来台。由刘雨卿所率领的第廿一师,已在此日接获蒋
介石的命令,准备出发开往台湾。

3月6日,处理委员会发表《告全国同胞书》,表示“这次“2.28”
事件的发生,我们的目标在肃清贪官污吏,争取本省政治的改革,不
是要排斥外省同胞,我们欢迎你们来参加这次改革本省政治的工作
……”。

§§被整肃前的纯真要求

3月7日,处理委员会在紊乱的会议中,通过宣传部长王添灯所提的32
条“处理大纲”。提出具体的善后处理方案及政治改革方案。除32条
要求外,会中又追加10条要求,获一并通过,其中包括取消台湾省警
备总司令部,缴卸武器由处理委员会保管,并要求台湾陆海军皆由台
湾人充任等。

这32条(外加10条)的要求,经向陈仪提出,陈仪再未及详细读完其
内容,就将将之掷地,震怒拒绝。陈仪为何此时开始翻脸不认帐?因
为他知道南京派来的军队已经出发,即将抵达台湾。因此他有恃无
恐,不再理会他原先所认可的““2.28”事件处理委员会”。

§§大军压境.腥风血雨

在“2.28”事件处理委员会提出42条要求的隔日(3月8日)的傍
晚,国府派来的军队在基隆登陆,当时正在码头工作的工人,莫名其
妙遭到突如其来的军队的扫射。3月9日21师进入台北,继而向南挺
进,在各地展开镇压与屠杀,死伤惨重。“2.28”事件处理委员会
随即被陈仪宣布为非法组织而被命解散。参与开会的许多社会领导菁
英,也开始被列为清算整肃的对象。

在军队抵台进行的镇压与屠杀中,当局虽然捕杀了许多直接参与暴动
与反抗的分子,但是许多未曾参与任何暴动的社会领导菁英,包括民
意代表、教授、律师、作家、医师、记者,也几乎在同一个时段里被
捕遇害。而许多平日敢于直言不讳的民间报刊,如 《民报》、《人
民导报》等,也遭陈仪当局查封。

3月20日,长官公署开始在全岛各地展开所谓“清乡”的行动,以连
坐法的威胁,要求民众交出武器和“恶人”。在“清乡”的过程中,
各地不断有人被捕枪毙,且多未经公开审判。台湾到处充斥着冷冽的
肃杀之气。

总计“2.28”事件期间,总共死伤多少人,至今仍无精确的定论,
不过,最常听到的讲法,死亡人数约在1万至2万人。

§§受伤的亚细亚孤儿

“2.28”事件带给台湾的,不只是家破人亡的悲剧而已,还为台湾
往后的政治与社会,种下既深且钜的影响:一方面,台湾人的性格受
到严重的扭曲,过去一直在外来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显得更加卑屈
自辱,处处都要表现其不敢违抗统治者以求安全自保的奴隶性格;另
一方面,台湾人民对政治产生恐惧、灰心、失望。这种对政治的恐惧
感与冷漠感,有利于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不利于民主宪政的发展;再
者,台湾社会领导阶层架空,便利国民党的统治。许多劫后余生的社
会菁英不愿再与闻政治,地方政治体质改变,劣币驱逐良币,土豪劣
绅、黑道流氓、地方政客,逐渐进入地方政坛。

§§黑暗与光明的时代

“2.28”事件的两年后,蒋介石主导的国民党政府因国共内战而流
亡来台,虽然“中华民国在台湾”实施长达38年的戒严,厉行“白色
恐怖”统治,但台湾却也一方面避开了共产中国的蹂躏,独立于北京
政权之外,在台湾原有的海洋文化的历史性格下,发展自己的经贸工
商,成就了所谓“亚洲四小龙”之一的经济成果。而且,在工商发
展,社会变迁,文化交融之下,“2.28”事件时的族群对立已不复
存在,随着台湾国际外交处境的艰难、中共政权对台湾的威逼,台湾
内部族群之间的命运共同感应更加凝聚成形。

§§历史还会重演吗?

今天,白色恐怖已逐渐过去,台湾政治也已相当的民主化,内部要发
生类似“2.28”的冲突,几乎不可能,然而,面对中共霸权的对台
统战,“2.28”的历史,仍应给我们深切的教训与启示:1945年的
所谓“台湾光复”,是台湾与中国的一次“统一”。1947年的
“2.28”事件,则是这次“统一”的后遗症。引起这个后遗症的主
要征结,在于台湾与中国两个社会的差距太大,体质不同,彼此适应
不良。这种适应不良,可说是文化水准较落后的一方,统治文化水准
较高的一方,所产生的压制与反抗的循环过程。

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无论是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经济成果、法律
系统、文化内涵、生活价值、人权指数……,都与台湾迥然互异,落
差极大。台湾若被“统一”,真令人担心“2.28”事件又要重演。

50年前的台湾“光复”(“统一”),带给台湾什么样的苦果?今后
台湾要是再被“统一”了,又将要付出什么代价?台湾全体住民能从
历史与现实中找到答案吗?

且让我们抛开“统一”的政治神话,对内,我们族群间要和睦互重;
对外,携手团结,走入国际社会,建立独立新国家,避免类似
“2.28”的悲剧重演。

------------------------------------------------------------

作者李筱峰简介:(http://www.jimlee.idv.tw/)

◆ 1952年(民国41年)生于台南县麻豆镇。
◆ 曾任《八十年代》杂志执行主编,报社记者、编辑、主笔。
◆ 现任:世新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任教授;东吴大学政治系兼任教
 授;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董事。

〔转载自《大纪元》2004.2.26 08:09;
http://www.epochtimes.com/gb/ncnews.htm〕



加跟贴:
名字: 密码: 按这里注册

主题:

内容:


[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