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

《华盛顿观察》周刊第十二期

送交者: dok-knife2004/04/06 18:6:46 [独立评论]


《华盛顿观察》周刊第十二期

本期内容包括:

焦点交锋:旅美台胞与美国学者勾勒不同的台湾政坛
观察华盛顿:面对打开的伊拉克魔盒,美国要打帝国反击战
媒体观察:美国新闻作假成“风”?
军事地平线:一意孤行 五角大楼力主开发核钻地导弹
美国热点:总统大选中的网络奇兵
美国风景:美国反烟运动遭遇资金短路
见林新书介绍:《抉择:统治全球还是领导全球》

《华盛顿观察》周刊也诚征广告客户和其他合作伙伴。我们的传真号为1-202-462-4559,电子邮件:info@WashingtonObserver.org。
--------------------------------------------------------------------------------
欢迎您订阅《华盛顿观察》周刊, 取消订阅/Unsubscribe ;光顾我们的网站
--------------------------------------------------------------------------------

 

焦点交锋



旅美台胞与美国学者勾勒不同的台湾政坛

在过去的一个星期中,台湾蓝、绿两营对3.20大选的相持不下终于将官司闹到了台湾高等法院的公堂上。但由于双方各持己见,诉讼案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与庭内舌战相辉映,蓝绿两营的支持者们继续着他们的集会游行,声浪此起彼伏,并迅速将这股冲击波从台湾传到了美国。

“我们爱台湾,我们要公正。”蓝营的两千多名旅美台胞在4月3日齐聚美国国会山脚下,喊出了“陈水扁下台”的口号。北至波士顿,南到亚特兰大,这批台胞都在同一天专程赶到了美国首都华盛顿。虽说大多数人都已是美国公民,但是心念故土的他们对台湾的民主现状既痛心、又忧心,于是毅然站出来大声疾呼。

与之相反,华盛顿的台湾问题专家似乎并没有这么悲观。“台湾的制度运作非常好。” 美国乔治敦大学的外交史学家南希·特克教授(Nancy Tucker)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美国的“不介入”政策

面对3.20纷争,美国在蓝、绿两营中一直扮演中立者的角色,绝不介入为某一方说话。对于这种反应,特克教授认为:“美国白宫的反应是很适当的。以发贺电来讲,一方面他不想将贺电的时间拖的太长,因为这样只会更增加台湾不稳的情形,另一方面,白宫等到台湾中选会公布陈当选后再发贺电,在情理上也说得过去。同时也特别提到选举结果有争议,尚待司法解决,表示美国也意识到选举结果有可能逆转,所以对蓝绿两方都不得罪。”

但是,蓝营的旅美台胞们并不这么想。“美国的不介入好像是很公平。但是,如果美国能稍微表明一下态度,真正为台湾民主着想而不是利用台湾来对付大陆的话,他们的表现不应该是这样的。”来自马里兰州的李先生在国会山集会时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美国应该对陈水扁施压。” 已经旅居美国34年的刘先生明确地表示。为了参加这次国会山的集会,他专程从从亚特兰大开了12个小时的汽车连夜赶来。

陈水扁“伤”了人民的心

在选举前,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泛蓝阵营的民众们,都不愿意事情闹到现在的样子。“我认为中国政府一直到大选前的表现都很低调、适当。但在大选后,我想中国政府对陈水扁的当选,尤其是这样的当选方式,一定感到十分失望, 甚至惊讶……”特克教授做了如此评价。

其实,感到吃惊的不仅仅是中国政府。据台湾媒体选后的民调显示,66%的民众赞成验票。对陈水扁枪击事件,相信陈水扁说法的台湾人只占38%。相反,蓝营的旅美台胞对陈水扁的做法则表示出愕然与气愤。从新泽西来的卫女士在集会中发言:“今年的台湾3.20大选是一场不公正的假民主选举。陈水扁为求当选,不择手段。”她提到,陈不仅在选前炮制了一场作假的刺杀事件,还借此启动所谓的“国家安全机制”,限制十几万偏向蓝营的军人留营,不许他们休假投票。“这种种卑劣的行为都是无法令人容忍的。”卫女士说道,“陈水扁四年的当政完全显露出其施政无能,践踏了台湾百姓的公民权。”

除了对陈水扁大选中的“劣迹”表示愤慨,台胞们还想到了未来。“如果事情(台湾局势)继续发展下去,陈水扁是一定要走‘独立’道路的。我是绝对反对的。” 来自波士顿的潘女士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对此,在美国作教授的张先生有更深刻的评价:“我们现在的诉求是因为选举不公。可是,坦白说,这次选举已经过去了,阿扁是不会下台的。但是我们集会的严肃意义是,未来4年的战场不是在台湾,而是在美国。阿扁在他任内一定会搞‘台独’,会引起战争,并使美国卷入这场不必要的战争。为了避免战争,我们要不断呼吁各州议员,呼吁美国总统,不要卷入这场不义的战争。”

台湾的民主不公正

“枪击事件和国安法的启动都是非法的,我们希望台湾组织一个独立的调查会调查真相。陈水扁不仅破坏了台湾民主,对中国大陆也是一个很坏的示范。我的大陆朋友都告诉我,他们很失望,没想到台湾是这样的民主。”来自华盛顿的张女士说。

特克教授也留意到台湾民众对民主走样的反应。“我目前听到的情形是,有些台湾人看到目前的政治乱像,就大声疾呼‘台湾民主已死!’”但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专访时,她对台湾的民主颇为乐观:“我个人是觉得,这其实与事实相反,因为这表示台湾的民主制度运作的非常好。”

也许,台胞与美国学者的分歧是由于视角的不同。但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时,民主是需要法治保护的。“现在台湾政府的资源全部都掌握在陈水扁的手中,所有的检察官、法官都在听陈水扁的话。在这种情形下,要光靠台湾内部的法治很困难的,我们需要美国出面组织一个公正的调查团介入这件事。”张女士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台湾现在没有真正的法治来保障民主。我们最主要台湾的司法公正。这是最后的解决办法。”孙女士的丈夫曾是台湾的最高法官,对法律很有研究。所以,她希望“能用法律的途径解决这次选举纷争。”

李燕,《华盛顿观察》周刊(Washington Observer weekly)第12期,2004/4/7

返回页首


--------------------------------------------------------------------------------

 

观察华盛顿



面对打开的伊拉克魔盒,美国要打帝国反击战

一切在伊拉克的迹象表明,美国军队正在遭遇第二个“索马里大劫”(Somalia Debacle)。3月31日的法鲁贾惨剧第一次将美国人一把推到战争严酷的现实中去。

2004年3月31日,四名美国平民在前往法鲁贾途中遭受致命伏击,其被烧焦的遗体被肢解和游街示众。这四名受害者都是美国退役军人,现在伊拉克为一家美国承包公司工作。法鲁贾惨剧直接唤起让美国军人胆寒的1993年“索马里大劫”,当时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武装分子拖着美军特种部队士兵的遗体游街示众。血淋淋的残酷场面引起美国国内大哗,迫使当时的克林顿总统最终下令在索马里执行维和使命的美军统统撤走。

然而美国的“黑色一天”进而发展为“黑色星期”,而可能很快变成美国的“黑色四月”。

在美国占领军还信誓旦旦地说要对“逊尼派三角区”袭击四位美国平民的事件作出“反应”的时候,伊拉克什叶派圣城纳杰夫开始上演美国人最害怕的一幕――那就是同在萨达姆政权执政时期最受压迫的什叶派发生大规模冲突。这次冲突主要是伊拉克管理当局宣称什叶派领导人莫克塔达·萨德尔与去年另一位亲西方的宗教领袖阿尔·胡维被谋杀有关联,从而签发对萨德尔的逮捕令,这触发了什叶派举行声势浩大的抗议游行。到4月5日,已经有9名美国士兵在伊拉克丧命。

美国军事专家:面对“黑鹰”再次坠落,美军不能落荒而逃

“这不是一场我们还可以说我们在赢的战争,”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安东尼·考兹曼(Anthony Cordesman)指出。“我们可以将视线从这些可怖的画面上移开,正像我们可能回想伊拉克战场上令人毛骨悚然的现实一样。但是我们无法不想这样一些问题,那就是我们在那儿干什么,还需要我们呆多久?”

在考兹曼眼中,伊拉克抵抗分子冒出来的速度和美军抓和杀的速度一样快。然而,美国在伊拉克正在经历的这场“大劫”特别之处在于,目前美国在伊拉克所遭遇的抵抗还没有发展成为一场反美战争。伊拉克的民意调查表明,即使是逊尼教派整体,既不支持法鲁贾袭击,使伊拉克变成一个伊斯兰教极端分子统治的国家,也不希望重返萨达姆统治。

“伊拉克这些抵抗分子在打心理战,希望利用电视画面来打败那些支持伊拉克重建的美国人。他们看到美军如何从索马里和黎巴嫩撤退,他们也知道现在是美国的大选年。如果美国自己的民众表示法鲁贾惨剧可以击退美国人的斗志,那么他们会尽力模仿制造类似惨剧。”考兹曼说。

曾写下广受瞩目的纪实报道《黑鹰坠落(Black Hawk Down)》的《大西洋月刊》的记者马克·鲍顿(Mark Bowden)也说,美国对法鲁贾惨剧可能作出的最坏反应就是像在索马里大劫后一样――撤军。

“这会使得世界各地仇恨美国的人加深这一信念,那就是杀掉几个美国人,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就会落荒而逃。这,简言之,就是‘本?拉登战略’,”鲍顿说。

虽然有索马里大劫在案,但是在有伤亡的情况下,美军决定是否继续维持在海外的军事行动有一个金科玉律,那就是当美国重要的国家利益受到挑战时,美国不会因为士兵伤亡而而作战场上的失败者。伊拉克对美国重要国家利益的战略价值远远高于索马里,这会最终影响美国在伊拉克战场的去留。

“海湾有世界上已注明石油矿藏的60%,美国在这里的影响受到挑战,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地位就会受到挑战。如果美国这时放弃伊拉克,那就是拱手送给全世界的伊斯兰教极端分子一个决定性的胜利,而本拉登最后下场是什么,都是一个胜利者,”考兹曼说。

如何真正赢得伊拉克,美国内部看法分歧加大

美国不少战略学家虽然反对美国发动伊战,但是这似乎是所有美国军事和国际问题专家的共识,那就是既然美国已经深深卷入伊拉克,最终打赢这场战争关系到“帝国的尊严”。然而在具体如何在伊拉克继续打下去的问题上,美国内部没有一个共识。强硬派一方强调增强火力,怀柔派则认为迷信强力、迫使伊拉克人民屈服会事倍功半,让美国自己打败自己。

“虽然逊尼派教徒历史上曾抵抗任何外国占领,但是美国目前对逊尼派三角区的政策是导致美国人在逊尼派地区备受打击的主要原因,” 美国大学的埃德蒙德·加利比教授(Edmund Ghareeb)说。

他认为萨达姆并非一定对占伊拉克总人口20%的逊尼派青睐有加,萨达姆只对忠实于自己统治的逊尼派恩宠倍至。但是,在萨达姆统治时期,逊尼派三角区的人民经济上得到了很多好处。而在美国占领军统治之下,逊尼教三角区的人民害怕他们被边缘化,害怕美国会将伊拉克的权利拱手交给什叶派和伊拉克其他政治团体。

逊尼教人的怀疑是有道理,比如伊拉克管理当局对什叶教地区以及其精神领袖、什叶派教士大主教西斯坦尼(Grand Ayatollah Sistani)崇敬有加,而剔除伊拉克过去的执政党、逊尼派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运动偏偏是由一个什叶派教徒掌管,难怪逊尼派认为美国人决心偏袒什叶派。

“我觉得逊尼派地区的人民觉得自己被看作占领军的敌人,他们将失去代表性,还在伊拉克的未来中不再扮演任何角色。因此,我们看到愤怒、怨恨,虽然没有什么可以为法鲁贾惨剧的罪魁祸首辩护。”加利比教授说。他认为美国应该加强同逊尼派的交流,让这些人相信他们虽然不再是统治者,但是将会根据逊尼教在伊拉克所占的比例,对未来的伊拉克有相应的发言权。

美国大学的埃德蒙德·加利比教授代表的只是熟悉中东问题的地区问题专家对目前美军困境的看法。

曾长期为美国国防情报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 )工作的中东问题分析员、退伍的美国特种部队军官帕特里克·郎中校(Army Colonel W. Patrick Lang)说,目前美军只有“鞭打”死尸的伊拉克人的录像,但是根本没有“可操作的情报”识别是谁杀害那四个美国人,更不用说如何将凶手缉拿归案。

“先不管目的是为了实施正义还是改善美军在伊拉克的处境,现在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迅速惩罚这一惨剧的始作俑者。美军应该将法鲁贾和更大的逊尼派地区作为敌占区,集中军事力量谨慎行事,一条街一条街地夺取控制,步步为营,” 帕特里克·郎中校说。

他说美军还必须增强在伊拉克的情报能力,唯有此才可能打断那里抵抗组织的脊梁。

“如果我们在此无法成功,那我们在伊拉克其它地区,甚至整个伊斯兰世界都会很难看。” 郎中校说。

目前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任职的退休海军陆战队中将伯纳德·特雷诺(Bernard Trainor)认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目前在伊拉克执行的是从20年代、30年代“香蕉战争”就制定的“小型战争手册”(The Small Wars Manual),其核心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没有更好的朋友, 没有最坏的敌人”。

“换句话说,同我们合作,受益无穷;反对我们,您就死定了。美国海军陆战队不会行使怀柔政策,”特雷诺说。特雷诺是描写1991年海湾战争的《将军的战争》(General’s War)一书的作者。他认为美国将在伊拉克面对一系列致命袭击事件,但是这次不会落荒而逃。

美军在伊拉克是输是赢难预料,布什总统在输掉竞选

美国最新的民意测验表明,伊拉克越加血腥的反抗并没有太影响美国人对打这场战争的支持,但是却大大影响对布什总统的支持率。

布什总统的支持率最近跌倒32%的谷底,同一月份刚刚抓到萨达姆时的59%的支持率不可同日而语。过去美国历史上连任的美国总统平均支持率都高达50%,比起这一个数字,美国占领军在伊拉克的“黑色四月”可能会带来布什总统的“黑色十一月”,从而在竞选中落马。

陈雅莉,《华盛顿观察》周刊(Washington Observer weekly)第12期,2004/4/7

返回页首


--------------------------------------------------------------------------------

 

媒体观察



美国新闻作假成“风”?

近日,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乃特(Gannett)公司旗下全美发行量最大的日报《今日美国》(USA Today)公布对该报前名牌记者杰克·凯利(Jack Kelley) 剽窃、编造新闻一事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凯利的文章中至少有8篇有不实之处,很多人名、场景都是凯利为追求轰动效果而编造的,其中还包括他曾被提名“普利策新闻奖”的文章。结果一公布,立即引起各大媒体的关注,掀起了一场关于新闻道德的激烈讨论。

与《今日美国》一起成长的明星记者

杰克·凯利1982年自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后,即加入刚刚创刊的《今日美国》,并迅速崭露头角。他的第一篇文章就刊登在报纸的头版,2002年还入围角逐“普利策新闻奖”。他“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对外国恐怖中心进行广泛而有预见性的报道”的工作态度受到广泛称誉。这也是《今日美国》创刊22年以来首次进入“普利策新闻奖”评选的决赛圈。

好景不长,报纸高层领导2003年5月收到匿名举报,揭露凯利剽窃、编造新闻的恶行。百年大报《纽约时报》记者杰森·布莱尔造假丑闻还未平息,本报台柱记者又被置疑。深感震惊的《今日美国》迅速组成调查小组,调查凯利1995年到2001年期间的文章。

因为凯利长期在海外采访,很多故事核实起来颇费周章。而凯利更是从中阻挠,甚至教唆一名女子谎称曾在1999年时担任凯利在贝尔格莱德的翻译。东窗事发之后,43岁的凯利被迫于2004年1月引咎辞职。

美国新闻的造假名单

杰克·凯利又为美国新闻界填上了“光辉”的一笔。他并不是头一个被发现造假和剽窃的记者,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很多大报都有他们不愿提及的名字。美国第五大报纸《华盛顿邮报》的前总编本·布莱德利,即使在23年后的今天谈及珍妮特·库克(Janet Cooke)这个名字,心情仍旧难以平复。库克1980年发表的文章《吉米的世界》讲述了8岁的海洛因受害者吉米的故事,为《华盛顿邮报》赢得了1981的普利策新闻奖,同时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该报被迫退还的普利策奖。《波士顿环球》报的获奖专栏作者帕特丽夏·史密斯(Patricia Smith)也因编造新闻人物而辞职。《芝加哥论坛报》16年的资深记者乌利·史密策(Uli Schmetzer) 被揭发在今年2月24日的文章里编造出了一名澳大利亚的精神病专家以及该专家对于当地土著居民的负面评价。

长长的名单不禁让人们怀疑自己每天读到、听到、看到的新闻到底是真人真事还是虚构的小说。媒体评论家也在质问,美国新闻到底怎么了?布莱尔丑闻可以让人们归因于年青记者压力太大,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老牌记者也一个个爆出丑闻,这又如何解释呢?

记者不择手段

“报界激烈的竞争迫使大小报纸想方设法将新闻写得更加耸人听闻,这也是为何《今日美国》的编辑们会采用凯利的导语。” 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专门讲授新闻道德的克里斯·汉森教授(Chris Hanson)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比如,2001年凯利在关于耶路撒冷自杀炸弹袭击的报道中是这样描写的,“三名坐在店内吃比萨饼的男子被炸得从座位上飞了起来,当他们落到地上时,他们的头颅……沿街滚动……另外一名男子被炸掉了两条腿,死在我的眼前。” 据《今日美国》称,凯利在第一稿中还曾写到这些滚动的头颅“眼睛仍在眨巴”。

从业20年,曾为《时代周刊》、路透社等知名媒体工作过的汉森教授说:“这样惊人的场景完全令人难以置信,但是要证明它的虚假性又很难。”

为了扩大发行量和影响力,一些编辑片面追求独家报道以及耸人听闻的细节,而有关审查机制又不健全,于是一连串的假新闻就堂而皇之地上了报。汉森认为,《今日美国》的编辑应该对凯利丑闻事件负责。他们在接到对凯利报道的置疑后,没有早进行调查,最终导致报纸名誉受损。

曾担任《纽约时报》和《费城问讯报》(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执行总编的吉恩·罗伯茨(Gene Roberts)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采访时也认为,这是审查体系的“失败”。

编辑进退两难

但是,编辑们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一方面,他们必须对本报派出去的记者充分信任,否则报社工作将无法维持下去。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防止类似造假事件的发生。“如何划清(两方面的)界限是很困难的。”汉森说。

鉴于日渐严重的信誉危机,很多报纸已经开始不定时地随机抽查刊登的报道。另一个办法是记者,特别是驻外记者,在外出采访时,须由摄影师陪同。此外,编辑也可以规定记者尽量少用匿名引语,汉森说。不过,虽然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造假,另一方面,也少了很多第一手资料。

不论编辑们如何防范,其实,最终还是要靠记者本身的道德品质。罗伯茨说:“每一个记者应该为自己的信用负责。”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履历,不管是好是坏,付出代价。

沈红梅,《华盛顿观察》周刊(Washington Observer weekly)第12期,2004/4/7

返回页首


--------------------------------------------------------------------------------

 

军事地平线



一意孤行 五角大楼力主开发核钻地导弹

日前,一个独立咨询小组向五角大楼提出一项新建议:削减美军现有的核武器弹头储备及日常维护费用,转而开发更小巧、更新颖的专用型核武器,比如“增强型核钻地弹(Robust Nuclear Earth Penetrator)”。这种钻地机器人与以往的地面核导弹不同,它能掘地三尺,从地下进入敌人的碉堡,攻击敌人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项目。

虽然布什总统将这个项目放入了他2005年的财政预算,但是由于开发费用的昂贵,美国国会与五角大楼之间展开了关于“钻地机器人”的激烈讨论。“从理论上讲,在得到国会同意拨款之前,五角大楼不会真正实施这一计划。” 美军研究专家,美国国防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斯·科宾(Marcus Corbin)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钻地机器人神通过大

基于对国防实力的考虑,五角大楼觉得拥有这种武器对美国很必要。他们已经计划拨出5亿美元专款,要在未来五年内开发这种“增强型核钻地弹”。正如美国能源部国家核安全委员会主任林顿·布鲁克(Linton Brooks)所说:“地下核武设施未来将会在国际范围内越来越普及。”

这种理论认为,一些独裁者喜欢把核武器和生化武器装备深藏于地下,或是为自己建筑地下堡垒作为避难所。如果美国要对这些敌人进行打击,传统的军事手段无法立刻触及到它们。但是如果有了“增强型核钻地弹”,美军就可以易如反掌地从地下击中目标,同时又避免伤害地上的平民。

布鲁克透露,新导弹项目仍在调研阶段。在现有的概念下,导弹会被装入一个极硬的外壳中,然后在顷刻间从岩石层或混凝土层中被引爆,之后核弹头会自动卸下。由于是在地下引爆,弹头会很自然地被深埋起来,因此,它所带来的核辐射,以及对周围居民区的间接损害,会比地面引爆的核武器小的多。

但是,辐射还是存在的。“这是一种会导致间接危害的武器。它还是会有一些辐射的。”布鲁克说,“因此(是否开发这个项目)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但是无论从打击数量还是质量上看,‘增强型核钻地弹’都与传统武器不同。如果美国要打击敌人,又不伤害当地人民的话,那么从地下摧毁将是最好的方法。”

反对声浪不绝于耳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对新武器开发持乐观态度的。已退役的美国空军将军查克·霍奈尔(Chuck Horner)就认为,美国并不需要这种武器。 “我不支持发展这种小型核武器”曾参加过海湾战争的霍奈尔警告说,核武器可能会带来“政治负担”。

“在海湾战争中,我对自己说,我们能用这些核武器干什么?我会怎样运用它?我们没有这样做,但我不得不对自己说,如果我要做,我会做什么?于是,我和一个导弹设计者坐下来讨论……核武器到目前为止唯一的用途是摧毁城市。但是如果我们在城市里用它来杀害妇孺,我们就会输掉战争。”霍奈尔说。

像霍奈尔这样的反对者大有人在,毕竟,美国10多年来都没有制造什么新的核武器了,从1992年以来也没有进行过核导弹爆炸试验。出于这些考虑,美国国会对这个项目开出了诸多限制,要求其在国会得到两项单独的认可。

但是,五角大楼仍在为开发这一项目进行游说。他们公布的一份最新报告认为,这样一种能摧毁地下堡垒的核武器对有核武野心的外国独裁者有很大的威慑作用,能让敌人明白,美国愿意使用这种武器。

钱是“钻地机器人”的绊脚石

现在,摆在五角大楼面前的最大难题是“钻地机器人”高达5亿美金的诞生费。最新的报告指出:“‘增强型核钻地弹’项目现在被划在储备管理计划(stockpile stewardship program)当中,但它事实上耗费了这一计划中所有用来维护积年核储备的可用资源。”因此,要改变现状,五角大楼的领导层要提出一个清楚的、有说服力的专款开发计划,点明“钻地机器人”的资金出处。

归根到底,这还是需要国会的点头。其实,当美国议员们2月份在国会山讨论布什总统2005年度的军事预算案时,白宫的官员们已经对这个烫手的山芋感到头疼了。面对众多的质疑,他们在绞尽脑汁争取“增强型核钻地弹”的研发费用。

“如果这笔预算在国会顺利通过,五角大楼就能动用专款在2005年度开发这一核武器计划,这对于之后几年能继续拿到钱完成这个项目有很大帮助。” 科宾博士说。

但是议员们还是觉得价钱贵了点。“我很难想到美国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继续用核武器。” 来自俄亥俄州的共和党议员,众议院能源和水利委员会主席戴维·郝伯森(David Hobson)说,“能源部似乎觉得他们应该从纳税人手里拿走5亿美元似的。”而郝伯森的参议院“同行”,共和党的皮特·多麦尼斯(Pete Domenici),一向算是支持美国军方花钱的。但面对这样一笔庞大的开支,他也不禁惊讶万分。

李燕,《华盛顿观察》周刊(Washington Observer weekly)第12期,2004/4/7

返回页首


--------------------------------------------------------------------------------

 

美国热点



总统大选中的网络奇兵

当今美国,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工作离不开,生活也离不开。而在2004年的美国总统角逐中,网络在造势、筹款方面大显威力,成为一支各参选人纷纷运用的奇兵。虽然总统候选人迪恩因为没有能够获得美国民主党的党内提名而退出了角逐,但是他的竞选班子对互联网资源的灵活运用却为美国的政治选战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战场。

网民皆兵

2004年3月在波士顿召开的题为“草根组织的技术应用”的研讨交流会上,迪恩的竞选策划者之一,DeanVolunteers.org的发起人杰西·高登(Jesse Gordon)向与会的众多草根非赢利组织介绍了他们是如何运用网络这一新兴技术工具来推动迪恩的竞选活动的成功经验。

用高登的话来说,仅仅用互联网来传播竞选材料和网上筹款并不能称之为“网络选战”(Cyber-campaign)。成功的网络选战应该是内容与形式、战略与战术的有机结合。

互联网是一种高效果、低成本的大众传媒。但是,高登认为,不能仅仅将它的作用局限在信息载体方面。应该通过网站、电子邮件、网上集会等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来达到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的最佳效果。概括而言,网络选战针对三类不同的目标群体要达到以下三种不同的效果:一、帮助首次接触选举信息的选民了解选举的基本情况。二、说服已经了解基本情况的选民接受己方所倡导的观点。三、动员已经接受己方观点的人来出力出钱支持选举。按照这一指导原则,迪恩的一些竞选策划者们以其丰富的政治活动经验和年轻人对互联网的独特把握,展开了一场“网民皆兵”的全方位网络选战。

介绍迪恩的竞选纲领的网站,从网站的设计到信息的排放,无不体现了策划者们的深思熟虑。比如,当访问者阅读完相关的网页后会更愿意捐款,或是采取其他支持行动。整个活动也充分体现了网络的特色,通过众多的志愿者来从事网站的更新与维护。例如,DeanInTheNews.com这个转载与迪恩有关的新闻报道的网站就是由一批有网站权限的志愿人员来进行更新的,而同时又有另外一批志愿者来为文章审阅把关,以免发生错误。

一网打尽

迪恩的支持者们把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选民用互联网这一虚拟的平台“一网打尽”,发展、壮大了自己的队伍。这其中最出风头的当属他们对Meetup.com这个本来除了网虫没有太多人知道的社交网站的应用。

Meetup.com是一个极为简单,甚至可以说简陋的网站。但与成千上万的其他交友、社交网站不同的是,Meetup.com认为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是在网上的虚拟平台替代不了的。 Meetup.com提供一个地方来让人们在网上认识并计划与自己的兴趣有关的面对面的聚会,网民只要在网上输入自己的电子邮箱地址,就可以得到聚会相关的通知,网上投票选举聚会地点,聚会完毕还可以上网察看聚会照片。美国的Meetup种类繁多,有按照兴趣爱好分类的日语同城约会,陶瓷俱乐部,还有按照工作研究需要进行的和平爱好者研讨会,微积分论坛面对面等等。各个餐馆,酒吧等更是在其中推波助澜,纷纷把自已的链接加入到Meetup网站上招揽生意。

迪恩的支持者发现了这个网站,利用它来召集动员大会,交流竞选材料,策划竞选活动,并将更多的支持者带入他的选战中。众人拾柴火焰高,与简单的网上推广相比,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极大地增进了人们的凝聚力和对竞选活动的关注与投入。据统计,参加过迪恩的Meetup活动的人中,有超过半数的人捐款资助了迪恩的竞选活动。另外,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还为迪恩的竞选班子发现了众多具有组织能力和地区影响力的人才。

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是它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在第一时间对各种目标群体施加长期影响。以捐款为例,习惯了网上用信用卡付帐购物的美国人很乐意通过鼠标来向所支持的候选人捐上自己力所能及的一点钱,方便易行,节省时间。可是积少成多,数目会非常可观。迪恩所得到的竞选基金有近一半来自支持者的网上捐款。一次Meetup活动的组织者不但号召活动的参加者自己捐款最少十美元,还要动员他们的亲朋好友掏腰包。为了更好的统计这次活动的收效以便更好地激励参加者,所有捐款都被要求在末尾加上一个一美分的零头,用以区别其他活动的捐款。结果这次活动共为迪恩的阵营带来了四十多万美元的捐款。

无“网”不胜

虽然迪恩的总统竞技战是昙花一现,但是迪恩的竞选团队所采用的互联网选战攻略却影响深远,被其他竞选阵营纷纷效仿。无论是决心卫冕的布什,还是誓将入主白宫的克里,都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一块新的选战阵地。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一方面,一个反布什的自由派组织“向前进”(MoveOn.org)日前发起了一项全国性的“点子”征集工作,收到了来自全国各个阶层的很多批评布什的“最有创意、清晰,能够被人记住”的30秒钟广告短片,并放在网络上广为传阅。

另一方面,在筹款方面占优势的布什阵营没有把网络选战的重点放在筹款上,而是集中在反驳民主党对他们的指责,以及对克里的负面宣传上。例如,日前在网上播出了一则指责克里与特殊利益集团过从甚密的竞选广告,据称,该广告被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超过六百万的布什支持者。与耗资巨大的电视广告相比,网络广告不但节省了费用,而且更具有针对性。

随着选战的日趋激烈,双方阵营都需要精通如何来通过在美国人,尤其是美国年轻人中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来最大限度的发动选民,打击竞选对手。可以说,今后的选举,将会是无“网”而不胜的选举。

王昕,《华盛顿观察》周刊(Washington Observer weekly)第12期,2004/4/7

返回页首


--------------------------------------------------------------------------------

 

美国风景



美国反烟运动遭遇资金短路

也许你知道,每天美国大约有2000多年轻人加入到烟民大军中来;也许你知道,每天美国有1200个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也许你知道,在美国,五分之一的死亡事件与香烟有关;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美国反烟运动的基金正是由几大香烟制造商提供的。

这些烟草巨头们一方面向美国社会努力推销自己的香烟,一方面,又用得来的一小部分利润回馈社会,资助反烟运动。这听上去有点自相矛盾的关系实际上却在美国运作得很好。但是,也许正是因为这关系中的微妙之处,一旦烟草市场发生波动,平衡就被打破了。

财源断了

1998年,美国4家最大的烟草公司——菲莫公司(Philip Morris), 罗瑞拉德公司(Lorillard), 雷诺烟草(R.J. Reynolds )和布朗威廉姆森(Brown & Williamson)公司与全美46州达成了金额高达2060亿美元的《和解协议》(Master Settlement Agreement)。根据协议,烟草公司每年将为美国的公共卫生及反烟团体提供3亿资金支持,而这笔资金由设在华盛顿的公共健康中心――美国遗产基金会来支配,专门用于防止、教育青年减少吸烟的公益事业。这四家公司承诺,只要其市场占有率在99.05%以上,他们就将无偿支付这笔资金。

但是到了2003年,情况不同了。美国一些小型烟草商的客户增多,使烟草市场格局发生了微妙的改变。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说,这些公司占到了美国市场份额的5%,这使得四大烟草巨头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为92%-93%。由于这些小公司不属于该协议的成员,于是,2004年3月下旬,美国的四大烟草公司宣布,他们不再为美国任何反烟团体提供资金支持。

“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下降到这样子,我们不希望这是个陷阱。但事实就是这样子。” 康乃狄克公司总检察长理查德·布鲁门瑟(Richard Blumenthal)如是说。

但是美国政府官员和健康专家认为,在签署和解协议的时候,公司曾经达成口头协议:同意连续性地提供资金,对青少年进行有关香烟危害的教育。因此这些公司的举动刺伤了所有前美国卫生部长、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的心。他们正是在约翰逊任职期间和烟草行业达成协议,号召对青少年进行“连线真相(Connect Truth)”运动的。该运动是在2000年2月成立的,也是美国劝导青少年戒烟最大的项目。但是由于这次撤资举动,它可能也是受打击最大的项目。

美国遗产基金会一直给予控烟广告活动资金和策略上的支持。在烟草公司宣布停止注资后,他们立即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予以谴责。遗产基金会的主席谢丽尔·荷尔腾(Cheryl Healton)说,每年用于全国反吸烟运动的广告大约为1亿美元。如果烟草公司拒绝支付这笔费用,他们可能有宣布破产的危险。

“我要对烟草巨头们说,如果你们说的不是花言巧语,那么就拿钱出来支持这一运动。”前卡特政府的卫生部部长约瑟夫·卡利法诺(Joseph Califano)说。已从政府卸任的卡利法诺现在就负责推动烟草制造商支付“真相活动“的广告经费。

反烟广告成“口实”

2003年11月,美国遗产基金会公布了2002年全美青少年吸烟调查结果。该报告显示,美国高中学生吸烟比例从2000年的28.0%下降到2002年的22.9%。这一比例是美国近28年以来的新低。“连线真相”运动对此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该运动对美国烟草行业作了尖锐的批评:仅2001年烟草业单在美国为了开拓市场就花费了112.2亿美元;烟草业每年在未成年人那里赚取18亿美元;他们称,一家美国大烟草公司从90年代中期就开始将同性恋和无家可归者定为新的营销群体,并起了一个堂而皇之的名字:“亚文化都市销售计划(Sub-Culture Urban Marketing)”。

这个运动更广为人知的是他们“出格”的电视广告,比如,一群孩子拖着尸体带到烟草公司办公室前,手上还拿着海报。海报上写着——每天都有1200个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这些广告显然不能让拿“钱”出来的烟草公司满意。

罗瑞拉德烟草公司说,有些反烟广告还扭曲了他们公司的形象。比如,在一个广播电台的广告中,一个专门以遛狗为职业的人给罗瑞拉德烟草打电话说,他想卖狗尿给他们,因为尿里有尿素,公司可以拿来提取化学成分做烟草。该公司则解释说,烟草叶本身就含尿素。公司发言人史蒂夫·瓦斯特(Steve Watso)说,公司没有法律义务对广告进行资助,他们也不打算这样做。我们不会帮助他们那些对烟草公司进行侮辱和扭曲的反烟运动。

雷诺烟草公司的发言人卡诺尔·克劳辛林(Carol Crosslin)则称,自己完全尽了经济上的义务,并表示不再支付额外的金钱了。而菲莫公司也发表了类似的声明:我们的做法完全符合自己的承诺,每年都花费1.25亿美元在反香烟和健康等活动上。

然而反烟斗士们认为,这些烟草公司做的广告一点都没有用。“你不能指望他们,他们做的广告无法去阻止青少年去抽烟。” 约瑟夫·卡利法诺如是说。据了解,目前美国遗产基金会正在网上发起百万人的签名请援行动,对他们向烟草巨头索要资助金进行声援。

曾进,《华盛顿观察》周刊(Washington Observer weekly)第12期,2004/4/7

返回页首


--------------------------------------------------------------------------------

 

见林新书介绍:`《抉择:统治全球还是领导全球》



《抉择:统治全球还是领导全球》


Amazon.com
 
《抉择:统治全球还是领导全球》(The Choice: Global Domination or Global Leadership)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著,基本图书公司(Basic Books)2004年3月2日出版,精装本256页,定价25美元。

9.11不仅给美国带来了一系列的反恐战争,也掀起了一场有关国家安全的大辩论。如此激烈的辩论还只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过,当时的美国面临着二战后苏联崛起和共产主义扩张这两大威胁。那一次的辩论改变了美国与世界关系的进程,以遏制政策和多边主义为核心的国际机制因而得以确立。半个世纪之后,世界在进入后冷战时代所面临的新的威胁被9.11事件痛苦地揭示了出来,面对这一新威胁,美国应往何处去?

应该说,布什政府对新威胁的反应是迅速的,一套以“先发制人”打击、组建志愿者联盟和无限制使用军事力量为基础的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很快建立并付诸实施。虽然很多批评家对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持强烈的怀疑态度,认为推行单边主义和急于发动伊拉克战争是错误的决策,但他们却拿不出别的可替代的国家安全战略。

布热津斯基的《抉择》一书的推出或许可以消除他们的尴尬。美国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的地缘政治学教授伊肯博雷(G. John Ikenberry)认为,《抉择》一书是迄今为止对美国应如何应对21世纪安全挑战所做出的最为明晰、最有系统的解答,它完全能为那些反对布什的反恐手段,却缺乏自己对策的人树起一面旗帜,从而让这场有关美国国家安全的大辩论更加深入的进行下去。这样,美国或许可以在二者的交锋中找出一条通往未来的更为妥善的道路。

在布热津斯基看来,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美国的国家安全已经深深地与全球安全联系一处,美国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别的国家的制约;在这个新的时期,美国应利用其现阶段独一无二的力量,在全球建立起一个机制化的共同利益体,为世界长期的和平和安全打下基础。如果说布什政府的口号是“美国在保护其人民上无须得到任何国家的允许”的话,那么布热津斯基的口号可以说成是“没有别国的帮助美国将不可能达到保护其人民之目的”。

伊肯博雷认为,虽然布热津斯基对布什的批评比较克制,但很有杀伤力。因为他也认同布什政府的两个基本假设:其一,在提供世界秩序上美国不可或缺;其二,美国面临着一种全新的威胁,这种威胁并非来自某个大国,而是来自那些非民主国家,来自那里的生活苦难的人们。这在目前的美国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接受了这两个前提,他随后提出的主张和解决方式就不会象一般的布什反对者的见解那样,常常显得和9.11以来美国面临的新形势格格不入。

布热津斯基与布什政府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认为反恐战争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因此需要象对纳粹作战那样,联合一切需要联合的国家和组织。但布什政府却对之采取一种宗教式的态度,要求别的国家要么与美国站在一起,要么与美国为敌,这太过理想化,在政治上显然是背负不起的。

其次,布热津斯基认为,反恐要获得胜利就必须在历史和政治的语境下挖掘导致其产生的根源。他相信,任何恐怖行动的背后都有其政治问题;只有采用谨慎的政治方式消除滋养恐怖主义的政治和文化土壤,才有可能将之彻底杜绝。

最后,布热津斯基认为,长期积累起来的道德威信是美国最为珍贵的财产,但这份威信现在却被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挥霍掉了。“美国的军事威望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高过,但它的政治威望却也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低过。”他在书中这样写到。

布热津斯基是卡特总统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出版过多本有影响的外交和战略题材的著作,包括《竞赛方案:进行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和《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等等。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认为,在当代众多的热衷于思考和写作的外交家中,也许基辛格具有类似于布热津斯基的渊博的知识和想象力,但说到能站在在外交哲学层次上,将外交政策与更为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趋势联系起来考虑的,却只有布热津斯基一人而已。

象布热津斯基这样的人对美国的实力和弱点自然是了如指掌,他对布什政府的指责也相当具有说服力,但即使是他,也没能拿出一个明确的应对新威胁的方法。伊肯博雷在其对《抉择》一书的评论中指出,布热津斯基说的美国应该联合其它国家固然不错,但对如何建立联盟他却乏善可陈。的确,正如伊拉克战争所显示的那样,各国家之间分歧实在太大了,很难有办法找到一条既保持联合又能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此外,布热津斯基和布什政府一样,认为民主在全球的传播可以加强美国的安全,但应如何有效地促进这一进程呢?他也同样苦无良策。

最重要的是,伊肯博雷指出,《抉择》并没有对“美国应往何处去?”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做出真正回答:一个容易受到隐藏和不确定威胁攻击的民主型超级大国,该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呢,是该更加开放,还是将自己孤立起来?

值得庆幸的是,美国上下已就国家安全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伊肯博雷在他的书评里写道,好的消息是通过上一次1940年代的大辩论,美国最终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刘见林,《华盛顿观察》周刊(Washington Observer weekly)第12期,2004/4/7



加跟贴:
名字: 密码: 按这里注册

主题:

内容:


[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