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

楚文: 中国政府在亚辛被杀事件上的态度为何突变?

送交者: dok-knife2004/04/02 9:19:43 [独立评论]


中国政府在亚辛被杀事件上的态度为何突变?

楚文(湖南)


本月22日清晨,随着三声导弹的巨响,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的精神领袖亚辛,在加沙城被以色列“定点清除”。消息传来,全球震惊,各国政府为此纷纷发表讲话。阿拉伯世界当然是一片愤怒和谴责的声音,历史上就有反犹、排犹传统的欧洲对以色列理所当然地也采取了谴责的态度,而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发言就比较中性,比如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发表讲话时,就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不要做出有损中东和平进程的事来(新华社专电3月22日)。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政府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第一时间发表的讲话也非常中性,他说:“中方对‘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身亡可能造成的影响深表忧虑,我们正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在对待中东问题上,中国政府一反过去单方面谴责以色列的做法而表现出中立的立场,这似乎使人感觉到,中国的外交政策正在朝着理性和成熟的方向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天风云突变,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联合国安理会紧急公开会议上发言说,中国支持安理会对以色列暗杀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一事迅速作出适当反应,原则上赞同阿尔及利亚代表阿拉伯国家向安理会提出的谴责以色列的主席声明草案。王光亚说,中国反对并谴责以色列暗杀亚辛的行为。以色列采取“定点清除”的行动违反了国际法,是不可接受的。中国对安理会无法就主席声明草案达成一致表示遗憾。中国一直认为,中东问题错综复杂,“以暴易暴”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导致更多的暴力和冲突,使局势更加恶化。中国对亚辛遇害可能给地区局势和中东和平进程带来的后果深感忧虑。(新华网联合国3月23日电,记者杨志望)

从以上两个不同的发言,人们不难看出,仅仅只是一天之隔,中国政府的态度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转向了偏袒巴勒斯坦。先一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只称“哈马斯”;后一天,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哈马斯”前加上了一个带有很强倾向性的定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一个被国际社会公认、且已定性为激进的、极端的恐怖组织,中国政府却有意强调其“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的组织身份,这实质上是冲淡了哈马斯恐怖组织的身份色彩。当然,我不否认巴勒斯坦人民有为民族解放而进行的抵抗运动的权利,且这种抵抗运动是正义的。但哈马斯所犯下的一系列的恐怖罪行与正义无关,且是对巴勒斯坦人民正义的民族解放事业的破坏和玷污。就在亚辛被杀后的第三天,60位巴勒斯坦重要的官员及学者发表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声明,呼吁巴勒斯坦人放下武器,改用和平抗议的手段来结束以色列的占领。声明呼吁公众保持克制,不要在以色列暗杀亚辛一事上进行复仇。呼吁者称,报复会引发新一轮的流血冲突,只会伤害到巴勒斯坦人民对独立的渴望。(据中国新闻网,2004年3月25日)看来,亚辛们所崇尚的暴力和恐怖,即使在巴勒斯坦也是不得人心的。

至于中国政府认为以色列对亚辛采取“定点清除”的行动违反了国际法,我认为这一说法也有些草率。既然哈马斯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恐怖组织,那么以色列对其精神领袖亚辛实施“定点清除”,又何以“违反了国际法”?我认为以色列暗杀亚辛和美国等国追杀本拉登,其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属于全球反恐事业的一部分。如果说本拉登在美国制造了恐怖事件就要被追杀,而亚辛在以色列支持和策化了一系列恐怖袭击就不应该被杀掉,那么我在这里则可以毫不客气地指出,这是国际社会在反恐问题上持典型的双重标准。另外,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的发言中再次谴责了“以暴易暴”。其实,恐怖主义之暴和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之暴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恐怖主义之暴针对的是无辜的平民,是没有底线的;而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之暴针对的是恐怖分子和军事设施,是有底线的。当然,以色列的这种军事打击之暴可能不可避免地会误伤平民,但同故意针对平民的恐怖主义之暴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而中国政府只谴责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之暴,却不谴责、甚至只字不提激进组织哈马斯的恐怖主义之暴,甚至还想混淆此暴和彼暴,就象混淆杀人犯之暴和警察打击犯罪之暴一样。这种态度,至少对以色列来说是极不公正的。

那么,中国政府在亚辛被杀事件上的态度突变,其原因又是什么呢?其实,只要看一看目前世界上发生了什么相关的事情,就不难知晓谜底了。最近一段时间,国际社会正在日内瓦举行联合国第60届人权会议。此次会议,有两件事值得我们关注。一件事是,美国将在此次联合国人权大会上提出谴责中国人权状况的提案;另一件事是,此次联合国人权大会在伊斯兰国家的提议下,举行了“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形势”特别会议并通过了一项决议,强烈谴责以色列暗杀亚辛。这两件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关联的事情,其实是相关联的。因为,如果中国政府在亚辛被杀事件上继续保持中立立场,而不与伊斯兰国家共同站在一起谴责以色列;那么,在接下来美国提出谴责中国人权状况提案时,中国就很可能失去国多势众的伊斯兰世界对其“挫败”美提案的支持。自1990年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先后10次提出谴责中国人权状况提案,均被中国“成功”“挫败”。中国“成功”的秘笈,就在于“善于团结”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那些众多的“志同道合”的“同志”,并争取他们的支持。中国要想在本届联合国人权大会上第11次“成功”“挫败”美国的人权提案,拥有众多票数的伊斯兰世界又岂能得罪、又岂敢得罪?了解了这一背景,中国政府在亚辛被杀事件上发生由中立而倒向阿拉伯世界的态度变化,就不难理解了。其实,远在毛泽东时代,中国高调“坚决支持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解放事业,反对以色列的犹太复国主义”,其目的也是为了在各种国际组织得到阿拉伯国家丰富的票源。看来,为了利益而放弃原则,可能正是中国外交的原则。

完稿于2004年3月28日清晨


--------------------------
源自《议报》http://www.chinaeweekly.com



加跟贴:
名字: 密码: 按这里注册

主题:

内容:


[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